元岩(?年—593年),字君山,北周、隋初洛阳人。他从小喜爱读书,为人正直,注重名节。为官后,他敢于直言诤谏,不计个人得失,堪称一代名臣。
元岩步入仕途时为北周宣威将军、武贲给事。北周宣帝继位后,为政暴虐,无恶不作,他动辄诛杀大臣,国家几丧,但无人敢于进谏。有一次,京兆丞乐运忍无可忍,遂抬棺至朝堂上向宣帝进谏,面陈宣帝八条错恶,条条有据,句句在理,且皆击中要害。宣帝大怒,下令立即诛杀乐运。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站出来替他求情。元岩十分气愤,他认为像乐运这样忠直敢谏的大臣如果被杀,简直是国家的奇耻大辱,自己宁可与之同死。
于是,元岩站出来对宣帝说:“乐运心里明白,其言一出,必死无疑。他之所以不顾安危,冒死进言,就是要博取后世的美名,陛下如果成全他,您就落入了他的圈套,成为残杀忠臣的暴君,必留下骂名。陛下不如安慰他一番,让他回去,这样可以向天下人展示陛下的大度。”经过元岩一番巧言劝说,宣帝竟免除了乐运的死罪。可见,进谏不仅需要正直、勇敢,而且要讲究策略,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后来,宣帝又借故诛杀徐州总管王轨,元岩劝说宣帝,并执死不肯书写此诏书,宣帝大怒,当庭令阉人痛打元岩,并罢其官职。
北周静帝继位后,外戚杨坚为大丞相辅政,元岩被重新起用,任民部中大夫。隋朝建立后,元岩任兵部尚书,晋爵平昌郡公。《隋书》言他“性严重,明达世务。每有奏议,侃然正色,庭诤面折,无所回避”,致使隋文帝及公卿大臣都对他又敬又畏。
后来,隋文帝以元岩为益州总管长史。元岩到任后,明肃法令,不酷不弛,深得吏民称赞。在很短时间内,益州大治,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元岩卒于官。隋文帝“悼惜久之”。益州父老莫不痛哭,为他送终队伍长达数十里,哭声震天。许多年后,益州人提起元岩,仍思念不已。
(资料提供: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