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光武帝拒绝群臣封禅的请求 插图 李玉明 |
|
东汉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二月,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泰山。”光武帝刘秀诏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若郡县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kūn,剃掉头发做劳役),令屯田。”于是群臣不敢复言。
《资治通鉴》记载的这件史实证明,刘秀做了三十年皇帝,国泰民安,但他不愿封禅为自己歌功颂德,而是关注百姓疾苦,说封禅是“欺天”,是“虚美”,谁鼓动他封禅,就是陷他于不仁不义,就严厉惩罚谁。
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重大宗教活动。如果梳理一下《资治通鉴》记载的1362年中国历史,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凡是热衷封禅的帝王,大都是好大喜功并且崇尚神仙的人,如秦始皇和汉武帝。
秦始皇即皇帝位十二年间五次出巡郡县,沿途刻石颂德;即位的第三年(公元前219年),东巡途中登上泰山封禅,祭告天地,立石颂德。他这样匆匆忙忙到泰山封禅,除了歌功颂德,最重要的目的是寻找神仙和不死之药。原来,秦始皇想长生不死,一些方士道人投其所好,说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秦始皇于是派遣方士徐福带领数千童男童女,乘坐大船入东海寻找三座神山及不死之药,然而杳无音信。他这次东巡,就是到东海边遥望神山,寻找徐福,当然他只能望洋兴叹。
汉武帝一生三次封禅,希望能见到神仙,自己也当神仙。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第三次封禅后,他才醒悟过来,谕群臣:“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大鸿胪田千秋趁机谏劝:“方士言神仙者甚众,而无显功,臣请皆罢斥遣之!”汉武帝于是全部罢黜方士,感叹:“朕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或可少生疾病。”
而真正的贤明之君是不屑于封禅的。汉文帝、汉景帝造就了“文景之治”,唐太宗造就了“贞观之治”,最有资格封禅,但他们都未封禅。尤其是唐太宗一生三次拒绝封禅,对封禅的利弊得失有独到见解。
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正月,百官奏请唐太宗封禅。太宗说:“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我以为不然。若天下安定,百姓富足,虽不封禅,有何不可!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难道汉文帝的贤明不如秦始皇?”群臣犹请求不止,谏议大夫魏征独持异议。太宗故意问魏征:“我功未高耶?德未厚耶?国未安耶?年谷未丰耶?四夷未服耶?”魏征答:“陛下功高、德厚、国安、五谷丰、四夷服!”太宗又问:“那为何不可封禅?”魏征道:“陛下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廪尚虚,而车驾东巡,千乘万骑,费用巨大,百姓不胜其劳。崇虚名而受实祸,陛下何必做这事呢!”太宗大加赞赏,于是罢封禅之议。之后朝臣又两次奏请,太宗皆罢免其议。
汉光武帝、唐太宗坚持不封禅,是对封禅有两点深刻认识:其一,认为封禅是欺天,这是源于对自己功业的清醒认识。汉光武帝、唐太宗时,国家都出现了盛世景象,但他们都看到了盛世掩盖下的危机,如果以封禅为名歌功颂德,就是对天的欺骗。其二,认为封禅是扰民,这是源于对天下苍生的关怀仁爱。封禅花费巨大,必然增加百姓劳役赋租,所以封禅是“崇虚名而受实祸”。
这些认识为后世所印证。唐高宗热衷封禅,不久就被武则天夺了大权;唐玄宗热衷封禅,过后就发生了“安史之乱”。他们的悲剧,就在于头脑发热不清醒,“崇虚名而受实祸”。这抑或是上苍的惩戒,抑或是黎民的愁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