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于青公式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一个世纪前,面对燎原的工业化趋势,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见微知著,率先提出“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他认为,产业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企业群落有利于技术、信息、观念的传播与互动。
沿着百年发展轨迹,审视当下产业发展,我们清晰地发现——
从德国南部的汽车工业、美国硅谷的信息产业、好莱坞的娱乐影视业,到我国深圳的电子信息业、温州的制鞋业,再到我市的偃师摩托车产业、吉利的洛阳石化产业……规模产生力量,集聚激发效益。
拂去百年历史尘埃,现实向我们生动展示——
产业集聚,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动机”。
产业集聚,5年跨越成绩不俗
时光追溯到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
大浪来袭,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批准设立首批180家产业集聚区,将其作为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和自主创新“三大体系”的载体,规划于2009年启动。
5年,只是历史长河的短暂一瞬。
5年,洛阳产业集聚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呈现跨越式的发展轨迹,为洛阳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集聚,推动产业发展壮大——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的石油化工、洛阳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重型成套装备、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高端装备等,我市目前已拥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竞争优势较强的产业集群。
集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一拖、中信、洛轴等12家老国有企业在产业集聚区内建立了新的生产园区,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
集聚,释放产业洼地效应——各产业集聚区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加速建设产业发展平台,截至目前已吸纳53万人就业。
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承载区,成为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点。
这,正是产业集聚1+1>2的魅力。
产业集聚,我们仍有很多“缺”点
成绩,总是来自纵向对比;忧患,常常来自横向对比。
在全省180家产业集聚区中,我市拥有17家,数量居全省之首。乍一看,这个成绩还不错。
然而,一份2013年全省产业集聚区综合排名表,足以让我们“脸红出汗”——
“有数量,缺分量”。在2013年度产业集聚区考核晋级结果中,我市没有一家进入三星级序列,二星级的仅有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1家,一星级有6家,其余的产业集聚区仅仅达到门槛标准。
“有星星,缺明月”。在产业集聚区绝对量指数综合排序中,我市仅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排在第10名,跻身“十强产业集聚区”行列。
“有进度,缺速度”。在产业集聚区发展指数综合排序中,我市的产业集聚区因增速不快,无一家进入前十名,有10家倒是排在第140名之后。
名次背后,是我们的深层次问题: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集聚度不够高;龙头企业落户少,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项目入园“磕磕绊绊”……
只有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足,才能找准前进的方向。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进程,我们等不得、等不起!
做大产业,做强集聚,做活园区
企业寥若晨星,不是产业集聚;企业间没有关联,不是产业集聚;做的都是初级加工,不是产业集聚;企业仍走高能耗、高污染之路,不是产业集聚;有产无城,有城无人,更不是产业集聚。
契合洛阳特色,呼应发展期盼,产业集聚再加力,园区建设再加速,我们的路径是——
注重企业集中布局。要按照“竞争性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推动产业链条由短到长、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产业关联由散到聚。
注重产业集群发展。要加快培育主导产业明晰、龙头企业带动有力、关联企业集聚发展、产业链条比较完善、市场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
注重资源集约利用。要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生态”的理念,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利用效率。
注重功能集合构建。要在进一步提升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同时,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咨询服务、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后续支撑能力。
千条路、万条路,做大产业、做强集聚、做活园区是强化洛阳产业支撑的根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