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正值暑期,我市大中小学全面放假,校内的体育场馆闲置下来。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我市各类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比例较低,不少市民仍为找不到合适的运动场所而发愁。
1 想进学校健身有些难
市民张先生家住西工区玻璃厂路附近,看着周边学校放暑假,操场都空闲着,他便带着儿子去学校里打球,但均遭到学校门卫的拒绝。
家住高新区的冯兰芹也有着相似的遭遇。她说,她家附近有两所中学,由于是封闭式管理,她每天只能与同伴到离家较远的周山公园锻炼。
“学生都放假了,学校的体育场馆闲着多可惜啊。”冯女士说,平时学生上学不让进能理解,但假期学校的体育场馆闲置未免就太可惜了。
记者走访西工区、老城区几所学校发现,这些学校都未开放校内体育场馆。在西工区某中学,记者想以踢足球为由进入校园,遭到门卫拒绝。该门卫表示,现在已放暑假了,校园无人管理,出于安全考虑,学校体育场馆不对外开放。其他几所学校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2 安全、资金、管理是难题
2012年,市体育部门曾对全市的公共体育设施进行过摸底排查。结果显示,市区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实行免费开放的仅有13个,收费开放的有2个,不对外开放的有62个。同年7月,市体育局草拟了《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试点工作方案(讨论稿)》,方案规定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和工作的前提下,对外开放校园体育设施。
一边是市民缺少健身场所,一边是学校体育设施大量闲置。学校为什么不愿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等设施?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目前主要存在三大难题:
一、体育器材的维护,谁来买单?目前,体育场馆、器材维护由学校自行负责,一旦向社会开放,设施损耗、管理投入无疑会大大增加,进而加重学校经费负担。
二、市民在锻炼中出了事故,责任谁来承担?目前,我市一些高校的体育场馆等设施已供市民使用,市民在锻炼过程中发生意外,对学校追责的事情并不少见。
三、社会人员进入校园,增加学校安全管理难度,影响校园安全。
3 满足市民需求需多方联动
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今年2月召开的全市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动员会提出,到2015年,我市将实现“10分钟体育健身圈”的目标,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率达到70%。
“学校的体育场馆等设施,本身也属于社会公共资源的一部分。”有关人士表示,一些学校不愿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除学校有顾虑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配套政策,有关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的协调配合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和开放补偿机制等亟待完善。
“学校开放体育场馆等设施面临着安全、资金等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溢海建议,政府应适当拿出资金,作为对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补贴,以减少学校的负担。同时,要明确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后的权利和责任,打消学校的顾虑;学校方面也应积极配合,比如聘请专业的体育老师进行管理等,逐步解决安全问题。
本报记者 戚帅华
相关链接
外地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经验
北京:北京规定全市所有学校的体育设施只要硬件达标,就要向社会开放。在非教学时间,室外体育设施要免费开放,室内设施可适当收费,标准由学校自定,但必须“明码标价”。至于安全问题,政府则出钱为进校锻炼的市民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
上海:学校操场和体育设施暑期向全市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并且由政府购买保险,免去校方后顾之忧。
无锡:学校与社区联手,给去学校锻炼的居民每人发放一张“和谐共享卡”,建立入校锻炼登记、运动作息时间、设施安全检查、公物损坏赔偿等一套管理制度。
(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