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0版:读 家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中国式青春文学受到海外关注
全国首个领导干部
读书专刊推出
7 小铜器的大问题
儒家家训:最好的家庭教育
大旱导致无蜜期提前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7 月 31 日 星期    【打印】  
书海观潮
《依偎》获韩国亚洲青春文学奖
中国式青春文学受到海外关注
    近日,中国作家丁捷的长篇小说《依偎》获得韩国首尔的亚细亚青少年文化交流协会颁发的“亚洲青春文学奖”。《依偎》2011年在《钟山》杂志首发,当年即被中国小说榜专家提名,还获得第八届金陵文学奖长篇小说大奖。

    《依偎》进入韩国市场后,获得了韩国青年读者的喜爱,小说成为韩国最大书店集团教保文库的重点外国文学畅销书。在韩国诸多著名学者联名推荐后,小说进入韩国亚细亚青少年文化交流协会发布的“亚洲青少年必读作品推荐榜”并最终摘得桂冠。

    1    《依偎》展示了

    中国文学传统美

    莫言亲笔题写书名“依偎”,评论家孟繁华认为《依偎》将悬疑、心理分析、科幻等元素在小说中展开,通篇写得浪漫、神秘又凄美,堪称长篇佳作。

    作为一部爱情题材的长篇小说,《依偎》讲述的是失去身份证明和行李的美院毕业生栾小天,在一个类似乌托邦的遥远雪国亚布力思,与一个名叫安芬的酒吧歌手的初恋故事。它借助“穿越”小说的某些思维,让两位车祸中受伤的陌生男女,于濒死之前的5天之中,灵魂溢出各自的身体,在寻找世外桃源般的过程中,实现了一次浪漫而又奇幻的爱情之旅。

    《依偎》的韩文翻译闵庚三先生,是一位研究中国文化的韩国教授。闵庚三表示了其对中国文学的顶礼膜拜,并称赞《依偎》体现了中国文学内涵的、形式的、语韵的传统美。

    世界现当代文学评论家、韩国白石文化大学郑守焕教授称赞:《依偎》是一部了不起的小说,它可以理解为青春男女的一场春梦,两个灵魂的爱情纠缠。小说所营造的氛围是彻骨悲凉的,而它让我们触摸到的,却是真爱者热血沸腾的生命脉搏。

    2    文学中青春形象的复苏

    孟繁华指出,当下的文学缺少青春形象。

    百年中国文学,从白话文学诞生之时就和青春密切相关,五四以来的第一份刊物就是《新青年》,《呐喊》《彷徨》《沙菲女士的日记》等小说也和青春有关。新中国成立后,“三红一创”《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山青保林”《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八大经典也都是青春的。改革开放之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刘西鸿的《你不可改变我》都有青春形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文学中的青春形象逐渐消失,很难看到鲜明的青春形象。丁捷的《依偎》弥补和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青春形象。《依偎》和其他青春文学中的形象不同,写得亦真亦幻,虚实相间,非常浪漫。当下文学中浪漫主义非常缺失,《依偎》把爱情写成这样,在此前的文学作品中没有见过,在“80后”的创作中也没有见过,非常有独特性。这部小说在国外获奖是对中国青春文学创作的认同,证明中国文学价值观已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3    青春文学应提升

    文学价值

    当代青春文学的崛起是和市场化紧密相关的。1996年,郁秀的《花季雨季》拉响了青春文学占领市场的号角。

    之后,韩寒、郭敬明、饶雪漫等一大批作家横空出世,新概念作文大赛和文学之新比赛为青春文学输送了一大批新鲜血液;从最原始的《萌芽》到如今独占鳌头的《最小说》,青春文学杂志也在不断发展并吸收新的力量;随后,互联网高速发展,青春文学网站包括晋江文学网、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网……也如雨后春笋般诞现,为青春文学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平台。

    与此同时,过多的商业平台导致青春文学过度追求市场价值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评论家贺绍俊表示,被市场高度接受的作品与具有一定文学价值和文学精神的作品是彼此矛盾的。

    评论家白烨认为,中国的青春文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在的青春文学过度集中在校园生活和爱情故事,而且主要表现形式为长篇小说,丰富性和多样性不够;二是太过于着眼于流行市场,缺少文学性。

    白烨指出,提升文学价值是激励青春文学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丁捷介绍,青春文学首先应该是文学,应强调的是文学性。作家不应该局限在文学种类的框架内,或提早界定作品的目标观众,它必须是美的、健康的、传达真诚和善意的。

    只要青春文学能真正汲取中华文化的营养,潜下心来发现我们自身的美,青春文学终将走向世界。 (据人民网)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