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箭洼村大片玉米枯黄 |
| 送水车来到箭洼村 |
|
核心提示
7月30日17时,我市紧急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打响“抗旱保卫战”。
干旱有多严重,对农业生产影响有多大,旱区群众的生活用水是否有保障?昨日,记者到“干渴”严重的嵩县实地探访。
1 水窖干涸,
庄稼“喊渴”
从嵩县县城出发,沿洛栾快速通道向西南方向行驶3公里,走过蜿蜒的山间小道,记者来到何村乡箭洼村牛岭村民组。
站在村口,满眼是起伏的山岭和层层的梯田,大片田地里的玉米叶子卷曲着,矮小枯黄。
“两个多月没下雨,庄稼都旱死了,春玉米个头小、玉米粒干瘪,麦收后种下的秋玉米苗跟蒜苗一般高,还有的没发芽。”望着枯黄的玉米地,村民何喜荣愁眉不展。
“水窖干了,要么等政府送水,要么得到几里外拉水。”村民何荣根说,“旱情严重的时候,排队接水的人多,骑三轮车跑一趟得将近两个小时。”
何村乡副乡长谢志良介绍,何村乡属于典型的浅山丘陵地形,箭洼村没有水源,村民们一直靠水窖蓄水维持日常生活,没有多余的水用于农业灌溉,“靠天吃饭”。目前,全乡2300座水窖已全部干涸。
2 重复利用,水贵如油
上午10时,村民们提着水桶,拿着水管、扁担,陆续到村口等待。因为,乡里派的送水车就要来了。
“早晨洗脸时,只敢倒一点点水。”7岁男孩壮壮提着水桶,加入提水的队伍。壮壮说,洗手洗脸的水,留着洗衣服;洗完菜的水用来刷碗,刷完碗再喂牛。
送水车一到,车上的3个水阀全部打开,立刻被几十只水桶围住。
“来!把大家的水管子递上来,直接从顶上的口里抽。”眼看村民接水心切,何村乡水利站站长杨文朝说。
看着清水灌满一个个水桶,村民们脸上满是笑容:“有水吃了,比啥都高兴!”
“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乡亲们喝到水。”连日来,杨文朝每天都工作在奔向山区深处的送水车上,往返于40个吃水困难的村民组。
“近一周来,每天早上6点到县城消防队拉水,再送往各个村子,一天要送三四趟,有80多公里路程,有时送完最后一车水回来已经晚上11点了。”杨文朝说,平均三四天到一个村民组送一车水,每车10吨,能够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3 多措并举,缓解旱情
目前,嵩县水库总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减少55%,纸房镇大部分秋作物干枯,全镇880座水窖中有800座全部无水,6875人出现临时饮水困难,740多头大牲畜严重缺水。
纸房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黄铁栓说,为解决群众用水困难,镇政府组织部分有抗旱浇地条件的村庄迅速开展水井灌溉,目前已浇地350亩;积极调车送水,确保“家家有水吃,人人有水用”,截至目前,累计送水17车130多吨;免费发放了1000米长的水管、10根水泵和10个水桶,方便群众拉水。
记者从嵩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嵩县已启动Ⅱ级(橙色)抗旱应急响应。
为解决群众吃水和庄稼浇灌问题,嵩县成立抗旱应急小组,抽调水利、消防、住建、市政、林业等部门的27辆大型运水车,为饮水困难的乡镇送水,组织力量积极开辟新水源、增打小井,发动社会力量送水。同时,遵照“先饮水后浇灌”的原则,在确保群众有水吃的前提下,陆浑水库、清沟水库等对1.5万亩水库灌溉区,全部开闸放水,能浇一分是一分。
本报见习记者 李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