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5岁的市植保植检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兵,1984年到市植保植检部门工作,30年来穿梭在田间地头,一步步地测量大地,一行行地记录虫情数据。
“一平方米农田里有多少虫,得自己去看、去数,还要多跑一些地方,得到相对全面、完整的虫情,为测报提供依据。”王兵说,受制于我市复杂的地形气候条件,部分害虫不容易被发现。
同事说,王兵坚持对植物病虫害实地调查,然后汇总、梳理、分析、研判各类数据,直至对病虫害情况了如指掌。
“现在交通发达,气候变化多样,远距离传播病虫害的风险也随之增大,我们有时不能现场断定是哪一种害虫。但如果我们作为庄稼的‘大夫’不能对症下药,就谈不上药到病除。”王兵说。
2011年,一种类似“小地老虎”的害虫在我市吉利区、瀍河回族区、孟津县等多个县区出现,导致正在生长的玉米幼苗集中连片死亡。“这种害虫虽然与‘小地老虎’相似,但破坏幼苗的方式不同,还是王老师反复核对,最后确定它是近两年在我市出现的一种害虫——二点委夜蛾。”市植保植检站党支部书记李巧芝说,每当有农民打来咨询电话,大家多半会把电话交给王兵。
在王兵陈设简单的办公室里,摆放最多的是各类资料。她说,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同事可以随时查阅。原本今年可以退休的她,选择了与年轻同事继续奋战在市植保植检工作第一线。
采访间,有人送来了王兵的职称聘任材料。看着自己大学毕业时的青涩模样,王兵感慨:“不知不觉这么多年过去了,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咱就要想方设法当好庄稼的‘大夫’!”
本报记者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