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全市至少有2000辆出租车安装具有电召、报警、监控等功能的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届时,我市将开通961961出租车电召专线,市民只需一个电话,就能轻松打到车。
消息传来,欣喜者众多。上下班高峰期或阴雨天打车难,很多人有切身体会,电召专线无疑能带来不少便利。对居住较偏僻和家有老人、病人的市民来说,叫车上门是个好消息。
平静者有之。“这功能打车软件早就有了,不稀罕。”“客服人员通过定位向附近的空车发送叫车乘客位置信息,由出租车司机抢单,这操作流程和打车软件差不多啊,能比人家更便利吗?”
此言不虚。说到底,电召专线和打车软件都是服务市民的手段,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直接决定其生命力和存在的必要性。打车软件在洛风靡百余天,因高额补贴迅速走红,也随着补贴取消而归于理性,爆发式发展带来的司乘纠纷、安全隐患等负面效应同样不可忽视。
打车软件的起起伏伏,是市场规律起作用的又一生动注解。面对市场,先行者有其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品牌优势等,而后来者唯有拿出更优的产品、更优的服务,才能赢得市场认可。
对于不久将面世的电召平台而言,向打车软件“取经”,为市民提供更简便、更贴心、更适应市场需求的叫车服务,是很有必要的。更为必要的是,要针对没有条件使用或不会使用移动互联网软件的群体提供优质服务,至少让他们在和熟练使用软件、专线等现代手段者的打车“竞争”中不处于劣势!
相对于商业软件的“市场行为”,电召专线这种“政府行为”,应该不显得那么“势利”,而应该兼顾社会各个群体,甚至向在使用纯市场手段方面相对弱势的群体适度倾斜,这是它的使命、它的天职,也是它的“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