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职”论价 新华社发 蒋跃新 作 |
|
核心提示
近期,在数十名违法官员被刑事处理、锒铛入狱之后,在广东省委向中央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中,公布了对茂名领导干部系列违纪违法案件中涉嫌行贿买官人员159人的组织处理结果:降职8人,免职63人,调整岗位71人,提前退休1人,诫勉谈话16人。这一结果,再次彰显了中央反腐“无禁区”、反腐“无时限”的决心和力度。
逆淘汰 基层党政组织瘫痪
在查处这场腐败案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广东省纪检部门立案调查茂名原市委书记罗荫国的当天,即赴他家里取证。办案人员惊讶地发现一个还未拆封的信封。仅仅几天前,为能提拔为茂港区区长而“跑官”的茂港区常务副区长谭某,刚刚送上约30万美金的贿金。信封里赫然附着谭某的简历和名片。他已经在副处位置待了8年。于是,谭某成为最后一个给罗荫国送钱买官的人,也成为罗荫国案第一个证据确凿的涉案人。
在“上梁不正”的腐败之风下,茂名“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调动”的官场潜规则大行其道,进而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干部任用“逆淘汰”现象。
茂名案涉案人员职位之高、数量之多、性质之严重,在广东乃至全国罕见——
茂名原市委书记周镇宏和其继任者罗荫国、原常务副市长杨光亮、原副市长陈亚春、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育英、原市委政法委书记倪俊雄等人落马,涉案人员包括省管干部24人、县处级干部218人。茂名市辖6个县(区)的主要负责人无一幸免,波及党政部门105个,其中159人涉嫌行贿买官。
沽之哉 官位大小价格不一
在窝案爆发前的几年里,茂名买官卖官风气畅行,成为官员中半公开的秘密,民间甚至流传着从科长数十万元至副市长数百万元的“价目表”。
周镇宏先后多次收受33人贿赂的人民币2464万余元,此外,还有折合人民币3700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明来源。罗荫国单独或伙同其妻子邹继芳收受64名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商人贿送财物合计过亿元。
倪俊雄在任职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局长期间,利用提拔使用公安系统干部的机会卖官敛财,从两三万到上百万大小通吃。
信宜一镇长工作卓有成效,但多年没有被提拔。为了升任镇党委书记,他抵押贷款5万元,凑了20万元行贿,此后很快被提拔。
茂名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李运容无论是干部考察、调整,还是交流、提拔,都要向相关干部收取“活动经费”,曾分别送给罗荫国等人共计人民币21.5万元、港币15万元、美金2万元。
杨光亮每年收受的红包却能达上百万元。案发前他收受红包数额已达数千万元之巨。倪俊雄仅利用春节、中秋、端午等节日及家属生病住院的机会,就先后收受数十名民警包括人民币、港币在内的红包200多万元。
多米诺 “前腐后继”的两任“一把手”
茂名腐败成风,两任“一把手”的“率先垂范”作用恶劣。
茂名案发时,周镇宏已升任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他被当地官员视为打开买官卖官“潘多拉盒子”的人,将所谓“市场逻辑”引入官场,是茂名窝案的肇始者。
茂名当地一些干部回忆,2002年至2007年,周镇宏任茂名市委书记时,曾被戏称为“周大炮”——因为他提出来的战略规划几乎都是“放空炮”,只停留在书面上、讲话里,根本没有落到实处。
在周镇宏、罗荫国主政时期,茂名“修路难”问题突出。土地出让招拍挂都是走形式,找几个老板一商量就把地价谈好了,不少腐败官员把修路当成“分猪肉”趁机渔利。
宽阔平坦的迎宾大道,如今被不少市民认为是当地最好的路。但在多年前,这条公路的前身“水林路”是一条臭名昭著的“烂尾路”。据知情人士介绍,由于冯立梅等5名市县领导插手,十几公里的路被分成5个标段,分别交给自己的亲戚或关系户来做,结果一拖就是许多年。后来的干部接手后,只用半年就把路修好了。
(据新华社广州8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