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伊川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伊川“非遗”保护:为后人留一份精神财富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4 年 8 月 21 日 星期    【打印】  
省级“非遗”项目2项 市级“非遗”项目6项
伊川“非遗”保护:为后人留一份精神财富
杜康酒厂地下酒窖
传统音乐《十盘》所用的乐谱非常特殊
传统音乐《十盘》所用的乐器
民间舞蹈《跑阵》
民间舞蹈《跑阵》
杜康酒传统酿酒池
高温铜液浇铸是个辛苦活 翟智高 摄
青铜器模具制作——做蜡模
洛阳烟云涧青铜器加工工艺博物馆
伊川做出的青铜器备受青睐
    青铜器成品展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 周中强 摄

    核心提示

    伊川的杜康酒香飘全国,伊川的青铜器名扬海内外……如今提起伊川,“杜康酒”“烟云涧青铜器”“二程”“邵夫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几乎成为伊川的代名词。

    近年,伊川文化部门通过搜集整理,挖掘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该县有省级项目名录2项,市级项目名录6项。其中,杜康酿酒工艺和青铜器制作工艺等2项已分别申报为省级非遗项目;民间文学《程门立雪》《邵夫子传说》,传统医药《偏瘫速愈康制备工艺》《易筋经导引术》,民间舞蹈《跑阵》,传统音乐《十盘》等6项已申报为市级非遗项目;县文化部门还收录50多项县级非遗项目。

    1 设机构派专人 “非遗”工作受重视

    伊川“非遗”普查工作于2006年6月启动,县里成立了以主管文化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和文广新局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伊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县财政专门拨出经费用于普查。

    “所以,我们不仅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更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后人留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伊川县文广新局局长李社伟这样说。

    跋山涉水,走村串户,遍寻民间艺人,伊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14个乡镇全面展开普查工作,掌握了大量的珍贵资料。

    对于收集到的资料,普查人员各司其职,边普查、边整理。据不完全统计,该县普查涉及项目信息14000余条,整理文字50多万字,拍摄照片1400余张,刻录CD光盘20多张,登记民间艺人100余名,新收集民歌200余首、小调30支,民间故事、谚语100余条,进一步完善了县民间艺术档案信息库。

    2 省级“非遗”项目:杜康酿酒工艺

    提到杜康酒,伊川人无人不知晓。2002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确认“杜康”系列杜康酒原产地在伊川,并颁发了相应证书。2004年12月,“杜康”系列酒获得了“河南省免检产品”称号。然而,“杜康酿酒工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知道的人很少。

    杜康酒产于伊川,诞于夏初,盛于汉唐,此后因社会动荡而衰。1969年,伊川县成立“恢复杜康酒研制小组”,对杜康酒的酿制工艺进行抢救性发掘、整理,伊川杜康1971年恢复生产。解放初期,伊川县经过考察,根据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按白沙酒厂(伊川杜康酒厂前身)的生产工艺,以高粱、小麦为主要原料生产曲酒,使杜康酒的传承发展迈出了第一步。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文化多元化带来消费多元化,可供消费者选择的酒类产品越来越多。同时,新兴产业和外来资本的涌入,挤占着传统产业的市场,加之老一代酿酒技师去世,杜康酒酿制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如何才能让这项工艺不流失,使之得以更好地发展?那就是让它传承下去。为此,县文化部门有关人员多次到伊川杜康酒厂走访,寻找传承人,多次与其座谈,鼓励其将杜康酿酒工艺申报“非遗”项目。2008年,伊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杜康酿酒工艺申报为省级非遗项目。

    3 省级“非遗”项目: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

    20世纪80年代,烟云涧的仿古青铜器就以“倒卖文物”的嫌疑被几次“请”到北京,以至于坊间有“烟云涧仿古青铜器足以以假乱真”的说法。如今,烟云涧的仿古青铜器制作更是享誉全国,特别是近年,烟云涧村的青铜器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作为县文化馆馆长的于红卫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把青铜器这块资源挖掘出来呢?

    来到烟云涧后,于红伟更加坚定了这一想法。

    原来,烟云涧青铜器的传人早在1994年就建立了青铜器档案馆,对青铜器有关资料加以保护,并将传统的失蜡法工艺撰写成详细资料归档,要求加盟户定量保持传统法生产,保证失蜡法工艺后继有人,不致失传。同时,成立了伊川县青铜器行业协会,定期组织会员深入开展青铜器理论研究,并办有内部刊物《走进烟云涧》,不断研究青铜器的革新工艺,对传统失蜡法手工技艺严加保护。

    青铜器铸造工艺,在古代大致有合范法和失蜡法两种。烟云涧青铜器公司技师介绍:“我们目前采用的是失蜡法,用蜡模代替石模或者泥模,由于蜡更易加工,器物制作出来就更加精巧。生产一件仿古青铜器需要几十道工艺,我们目前整个工艺流程均为纯手工制作。”

    烟云涧人严守祖训,谨遵传授手工技艺,生产的手工青铜器深受人们喜爱,被称为“中华一绝”。2006年,“烟云涧”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2008年,烟云涧村的青铜器被列为河南省“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

    制作工艺有了,传承人也有了,申报条件已经具备。2010年,烟云涧青铜器制作工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 民间舞蹈《跑阵》和传统音乐《十盘》

    《跑阵》的发祥地位于伊川,相传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为鼓舞将士出征而举行的祭祀活动,后经历史的沉淀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

    说起《跑阵》和《十盘》的恢复,县文化馆馆长于红卫讲起了“辛酸史”。一次,市文广新局领导到伊川调研时问了一个问题:最能代表你们县的特色文化是什么?参加调研的县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你看我我看你都说不好,作为文化馆馆长的于红卫也说不出。什么是特色?民间的锣、鼓、镲、舞狮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啊,伊川县的特色是啥?在普查申报成功的50多项名录里,哪一项能够代表伊川最古老的独一无二的民间特色文化?最终,经过认真筛选,选定了民间舞蹈《跑阵》和传统音乐《十盘》。 (邵晓静)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