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四大卫视热播的电视剧《离婚律师》被称为“末代剧王”,不仅在于其拥有大明星、大投入,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被看作是“一剧两星”政策出台背景下国产电视剧的一个分水岭。
“一剧两星”,即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这一政策施行,将对制播各方影响几何?
卫视 《离婚律师》成最后狂欢
再面对“大剧”需掂量
尽管距“一剧两星”政策正式实施还有4个月,电视剧行业早已“山雨欲来风满楼”。在各大影视基地,部分剧组已鸣金收兵,除了在拍的和早已筹备充分的几部剧外,其余“大剧”基本都处于搁置状态。
《离婚律师》总投资达1.3亿元,单集平均300万元刷新了国产电视剧身价纪录,在业内被称为“一剧四星”时代最后的狂欢。
《离婚律师》由浙江、江苏、天津和深圳四大卫视联播。业内人士透露,四大卫视联合购买价格为1.38亿元,分摊到每家卫视平均3000多万元,尚且还能负担得起,但如果由两家卫视购买,则每家需要背负六七千万元的费用。
浙江卫视总编室品牌宣传部负责人朱挺算了一笔账:即使是购剧实力较强的一线卫视,手中的购剧预算也不过每年三四亿元,“一剧两星”后,在面对“剧王”级的电视剧时,底气再足的卫视也不得不掂量一下。
而对于购剧实力稍弱的二三线卫视来说,以前靠“拼播”来分担成本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面临阵痛,这些二三线卫视只能选择二轮剧,或者把很多年前购买未播的电视剧拿出来播出。
演员 一线演员“奶酪”难触动
二、三线演员更好压价
近年来,演员片酬飞涨屡遭诟病,被指是导致电视剧制作成本提高的重要原因。《离婚律师》制作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剧演员的总片酬占到了投资的60%,其中,主演的两位一线明星片酬就达7000万元。
“一剧两星”后,靠砸明星来博眼球的行为会大大减少。但业内认为,一线演员的“奶酪”并不会被触动,相较而言,制片方对二、三线演员的选择较多,因此压价也相对更好实现。
“一线演员依旧会是制片方争抢的对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与一线城市房价‘只涨不跌’的道理无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因为对于有收视保证的演员来说,播出平台对他们的需求是刚性的。
“靠降低产值来降低片酬是不可能的,因为演员永远是稀缺资源。”导演尤小刚也认为,一线主流大咖演员的身价估计不会降,但酬劳或以其他方式介入。
制作方 提高剧质是抗风险最佳办法
市场的两极分化也有可能出现在制作方身上。塔尖上的,或能“笑到最后”,而余下的竞争者及投机商则将度过一段难熬时期。
知名影视剧评论人李星文认为,以后高精尖的“剧王”不会少,对卫视而言不管是撑门面还是树风向标,都会青睐这种剧。
“中国内地电视剧生产整体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但真正优秀的电视剧供不应求。”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前副总编辑李红山认为,“一剧两星”或可让国产电视剧的创作品质显得更加重要。
“‘一剧两星’后,小而精、短平快的剧集将会受到欢迎。”《神犬奇兵》的制片人何静认为,成本低而且质量出众的作品反而能更好地击中购剧成本有限的播出平台。
而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剧两星”时代,业内人士的共识是:最稳妥的方式是成本控制,但最佳抗风险办法一定是提高剧作的质量。
(据新华社)
相关链接
“一剧两星”将至
新剧缩水严重
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又称北京电视节)于8月21日至23日举行,由于“一剧两星”新政带来的利润减少的压力,今年参展的作品数量严重缩水,大情怀的主旋律制作屈指可数,“短平快”的制作则遍地皆是。
自广电总局提出“一剧两星”,这一明年开始实施的新政被业内看作是对电视剧市场及影视制造业的“洗牌令”。这一新政对电视剧行业的影响,在刚刚闭幕的北京电视节上可见一斑。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表示,在新剧中有20%以上面临下架的命运,一些还没筹备便流产的剧目更是数不胜数。与往年相比,展会现场大情怀的主旋律作品明显减少,抗战剧则重领风骚。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