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14时,午后的太阳晒得人有些心烦。家住涧西区武汉路、今年76岁的王先生和外孙女拎着大包小包,在黄河路等了半天,终于坐上了一辆车牌号为豫CT3298的出租车。
车往家开,王先生和外孙女聊了起来。外孙女今年刚考上郑州大学,过几天就要去报到,家里正为她张罗行李。
俩人正说着,正开车的的哥郑师傅插话了:“开学时人多,校门挤得车根本进不去,要想顺顺当当运行李,非得弄辆小行李车不可。”
王先生就问:“这行李车去哪买?”
郑师傅说:“买什么买?去年我闺女上大学,买了一辆,现在放着没啥用,送给你们吧!”
还有这等好事?俩人连连道谢。到地方了,要过电话,问过王先生地址,郑师傅留下一句话就开车走了:“明天等着,抽空给你们送过来!”
可等到了25日下午,电话没打来。王先生犯起了嘀咕:“莫不是人家随口一说,自己却当真了?毕竟初次见面,人家凭什么帮自己?”
外孙女则比较乐观:“姥爷,您就等着吧。”
快18时,王先生的手机终于响了:“下来拿车吧!”原来,郑师傅当天开夜车,白天在家休息。一出车,他就从老城赶到涧西,跑了大半个城区把小行李车送了过来。
王先生有点不好意思,又是递饮料,又是要掏钱。郑师傅摆摆手:“再说掏钱,车就不给你们了。正好我渴了,饮料我收下!”
出租车走了,王先生心里深深记住了一个名字——郑智民。 本报记者 郭宁康 见习记者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