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五度搬迁见证庞村镇钢制家具产业发展
八面来风
洛阳微电子产业园项目加紧建设
让嵩县茵陈走向全国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8 月 29 日 星期    【打印】  
从在修理铺、牲口院办厂,到自建现代化标准厂房
五度搬迁见证庞村镇钢制家具产业发展
莱特公司新厂房内的生产线
    核心提示

    日前,在洛偃快速通道掘丁村附近洛阳莱特柜业(集团)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新厂房内,该公司总裁张菊霞正在认真检查新设备运转情况。这批设备是该公司新采购的国际一流数控喷塑生产线。

    作为庞村镇钢制家具产业的“鼻祖”,这已是莱特公司第五次搬迁厂房。

    1 “那时所有产品都纯手工制作”

    “庞村镇的钢制家具产业始于1982年。”伊滨区庞村镇党委书记熊红万介绍,当年,公社机械厂的技术员杨书功回到西庞村后,凭借焊接手艺在自家修理铺开办了光华五金厂(莱特公司的前身)。

    “那时所有产品都纯手工制作。”杨书功的儿媳妇张菊霞回忆说,当时做保险柜是拿铁剪刀剪、钢锯锯,产品包装用草绳,推销也是骑自行车到关林市场找买主。

    至今,张菊霞还记得当年光华五金厂生产的第一批保险柜,成功销售给了一家银行,一次赚了700元。

    没过两年,修理铺地方不够用了。于是,他们租用了村生产队一个闲置的牲口院扩大规模,并打破了单纯造保险柜的限制,开始给一些机关单位做存放资料的档案柜。

    随着光华五金厂的发展,庞村镇一些乡亲逐渐加入这一行业。

    与此同时,急速发展的光华五金厂又搬到了面积更大的村副业部。

    2 老旧厂房在环境方面有明显短板

    到20世纪90年代初,张菊霞一家决定自己建厂房,在当时镇上最热闹的街道——顾龙路边买了9亩地,并且首次购置了一批家具生产机械设备。随后几年,他们又在这块地附近先后购置了4块土地,建起了4个分厂。

    2003年,莱特公司开始做出口生意。随着国外订单日益增多,张菊霞却坐不住了。

    “欧美客商要求很严,除了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外,对生产环境的要求也很苛刻,甚至连厕所卫生都不放过。”张菊霞说,以前的老旧厂房在环境方面有明显短板。

    “和张菊霞一样,镇里不少企业家也面临同样的困惑。”熊红万说,现代化的生产厂房是企业的形象,也是企业对外营销的名片。

    随着伊滨区的发展和洛偃快速通道的开通,该镇着手在洛偃快速通道边建设现代化的钢制家具产业研发、生产、销售基地。

    2013年6月,莱特公司又带头在洛偃快速通道南侧建厂,仅用时1年,2座现代化的标准厂房就建成投用了。

    “从当初简单地用铁剪、焊枪敲敲打打到购进传统机械加工冲床、剪板机等进行半机械化加工,再到目前的数控流水生产线、喷塑生产线,我们产品的技术程度越来越高。”张菊霞说,厂房五度搬迁见证了庞村镇钢制家具产业的发展变迁。

    3 许多在外地的庞村企业家“凤还巢”

    逐步做大做强的庞村镇钢制家具产业集群,还带来了另外一种吸引力。

    “在家门口就能致富,还能顾家,俺咋还会舍近求远去外地办厂?”威仕盾保险柜公司经理苏存才说。

    当年沿海地区市场发达、销路更好,不少在外地搞销售的庞村人纷纷在外地办钢制家具厂,苏存才便是其中的一名。据他介绍,前些年外出办厂的庞村企业家不下百名。

    看到这两年家乡钢制家具产业的变迁和发展势头,苏存才等许多企业家纷纷“凤还巢”,把厂子搬回庞村镇。

    “随着本地企业用工越来越多,现在镇上相关的人才中介生意很红火。”熊红万说,镇上企业已可以全部消化本地富余劳动力。这两年,极少有庞村人去外地办厂。

    和莱特公司一样,庞村镇的龙力办公家具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也搬入了洛偃快速通道边的新产业基地。

    熊红万说,他们有一个“庞村梦”——打造全国最大的钢制家具产业基地。

    在采访中,张菊霞的电话不断,虽然新厂房投用后生产效率已经提高7倍,但她表示下个月还要再上两条生产线,“没办法,近期又增加了好几笔外贸订单,不开足马力不行啊!”

    本报记者 李东慧 实习生 郭芳菲 文/图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