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洛阳·社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张之朴:偃师走出“北方的叶挺”
影片《生死拯救》在洛开机
社区“小红帽”汇成“红飘带”
新生报到不排队 鼠标一点就OK
开展技能培训 帮扶残疾人就业
关于对全市卫生行业创建工作检查情况的通报
价格普涨两三成 错峰出行最省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9 月 16 日 星期    【打印】  
张之朴:偃师走出“北方的叶挺”
    ■烈士档案

    张之朴(1895—1945),又名张玉坤,偃师市牙庄村人。他1914年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中共豫西军委书记、河南省军委书记;1936年担任中华全国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1944年组建“嵩山抗日义勇军”,任司令员;抗战胜利后留在豫西坚持斗争,1945年10月5日被敌人杀害,时年50岁。

    1895年的一天,在牙庄村(属今偃师市山化镇)一户贫苦佃农家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父母为他取名张之朴。谁能料到,这个男娃日后会有大出息,被誉为“北方的叶挺”,还成为抗日名将。

    1 为改变命运投身革命

    张之朴幼时家境贫寒,父母租种着大户的田地,无钱供他读书。

    张之朴乖巧懂事,深得家人和邻居的喜爱。一天,邻居武介人把他叫到跟前说:“之朴,跟着我读书吧。”张之朴使劲点头。数载寒窗后,张之朴又来到洛阳城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及外语,这让张之朴大开眼界,同时也了解到旧中国的落后。

    1913年,父母先后病故,张之朴辍学回家从事农业劳作。饱受苦难的张之朴心里明白,只有革命,只有寻求真理,才能改变自己和国家的命运。

    1914年,怀着一腔热血,张之朴只身奔赴陕西,加入于右任领导的靖国军,走上了革命道路。

    2 策应北伐,被誉为“北方的叶挺”

    1924年,张之朴与胡景翼在河南建立革命策源地,任警备司令员。在此期间,张之朴开始与共产党人接触,了解了共产党人和马列主义哲学思想。

    1925年,张之朴经时任中共豫陕区委委员的汪泽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豫西军委书记、河南省军委书记。

    1926年,国民革命军进攻武昌,由于当时敌军有吴佩孚大军驰援,又有张学良、孙传芳部策应,武昌城久攻不下。危难之际,张之朴率部赶往武胜关(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区南35公里),截断吴佩孚的后路;同时策动豫南5县驻军,在漯河击败吴佩孚部将田维勤所率军队。张之朴又亲自率部侧击奉军,迫其北撤。孙传芳见势不妙,未敢妄动。因张之朴策应北伐有功,汪泽楷在向党中央的报告中,称赞张之朴是“北方的叶挺”。

    3 主张建军被指“思想错误”

    北伐战争后,受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我党内部弥漫着“北伐胜利,即革命胜利”“国民党成功,即共产党成功”的思想。张之朴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错误,认为共产党只有建立自己的军队,才能取得最终胜利;革命要依靠劳动人民,不能仅仅依靠上层人物。

    1927年年初,张之朴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向中共中央写万言书,明确提出“党要挽回危局,必须建军”。然而,张之朴的这一主张并没有得到认可,他的正确主张被当时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指责为“崇尚武力,思想错误”。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惨遭杀害。张之朴和妻子谷效颜回到河南,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4 狱中坚持宣传党的主张

    张之朴先后在河南新密、巩义等地开展革命活动,深入煤矿工人和山区农民中,发动工农群众,组织革命武装。1936年,张之朴在北平参与组织领导中华全国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担任常务委员。

    “七七”事变后,张之朴返回河南,与李静宜率抗日义勇军开展武装斗争,得到董必武、彭雪枫支持,引起国民党反动当局恐慌,他们声称“张之朴、李静宜破坏团结,扰乱治安”,将抗日义勇军撤销。

    1939年,张之朴夫妇到洛阳进行革命活动,在洛阳南关贴廓巷八路军办事处旁边成立“益友商行”,建立秘密联络点,配合中共河南省委和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的工作,多方奔走营救爱国人士。1940年,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处长袁晓轩叛变,张之朴被捕入狱,被判无期徒刑。在狱中,张之朴坚持斗争,在纸烟盒的背面写出书稿,宣传党的主张。后来,张之朴经党和各界人士营救保外就医出狱。

    1944年年初,日军发动河南战役,张之朴回到偃师组建“嵩山抗日义勇军”(后更名为河南人民抗日义勇军),亲任司令员,率部重创日军。

    5 刘邓高度赞扬张之朴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国民党部队进攻豫西。河南八路军奉命南下,根据河南区党委研究决定,张之朴留下来坚持斗争。

    1945年10月4日,河南人民抗日义勇军司令部被敌人包围,张之朴在突围中被捕后被杀害,时年50岁。

    张之朴之子张志杰曾撰文回忆,5日凌晨,父母率部分两路突围,他当时就在父亲身边。当他们到达嵩山山顶时遭遇埋伏,他冲上前去保护父亲,父亲在挺身挡住敌人用枪托对他击打的同时,嘱咐他坚持斗争,如能活着回到革命部队,要为共产主义理想努力奋斗。当天下午,张之朴在嵩山英勇就义,当地群众冒着危险,将其遗体埋葬在嵩山姜背枣山岭。

    张志杰说,他与母亲、姐姐、哥哥、弟弟幸免于难,继续参加革命斗争。1948年、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两次会见谷效颜,对张之朴卓越的历史功勋和英勇的牺牲精神给予高度赞扬。

    本报首席记者 李三旺 通讯员 汪令虎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