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宜阳县烈士陵园里的张自安烈士纪念碑亭 |
|
■烈士档案
张自安(1911年—1935年),宜阳县韩城镇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宜阳县组建党支部开展革命工作。1934年2月,张自安参加中共河南省工委工作并任省军委书记,同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入狱。1935年6月,张自安在开封被杀害,时年24岁。
在宜阳县烈士陵园里,有一座纪念碑亭。这座碑亭是宜阳县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专门为烈士张自安而修建的。每年清明节前后,都有不少群众来此缅怀先烈。
日前,记者来到这里,淅淅沥沥的小雨将碑亭冲刷得干干净净。纪念碑上的生平简介,默默诉说着张自安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
1 自办农民夜校 宣传革命道理
宜阳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张自安学名张自俊,曾用名张郁文、张大明,1911年6月出生于宜阳县韩城镇桃村。
1928年,17岁的张自安离开家乡,到位于河南安阳的军政学校学习。其间,张自安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当年冬天,他参加学校党的地下组织,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1929年年初,张自安回到宜阳从事党的工作,与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同学张剑石(同为宜阳县人)。张自安深知,要让群众接受党的革命道理,就必须让群众学习党的思想。他在自家办起了农民夜校,不但教农民认字,还用通俗的语言宣传党的革命道理。
一天,张自安对群众说:工人织了布,农民种了谷,都被地主、资本家霸占去了,而我们穷人一年四季缺吃的、少穿的,我们要打倒这个不平等的社会。然后,他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大字——打倒不平等的世界就是革命!
在宜阳,张自安发展了一批党员,成立了党支部,并与张剑石一起建立了韩城区委和宜阳县委。
2 “革命不成功,我决不回家”
1932年夏天,由于被叛徒出卖,中共洛阳中心县委遭到破坏,张自安和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这时,他到宜阳南留村小学当了一名教师,利用教师身份做掩护,继续宣传革命思想。
很快,张自安就在南留村发展了一批党员,成立了支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1932年秋天,他被迫离开南留村,去寻找党组织。张自安乔装打扮,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许昌找到了省工委机关。根据省工委指示,张自安于1933年再次回到洛阳,与其他人共同重建中共洛阳中心县委,并任组织部部长。
1933年冬,张自安听说大批共产党员在郑州被捕,决定前去打听消息。当时正值寒冬,张自安还穿着夏装,路过家门口时,同行的同志劝他回家看看母亲、妻子,张自安却摇摇头说:“我是独子,母亲看我这样,一定会哭的……革命不成功,我决不回家。”
1934年2月,张自安到郑州参加中共河南省工委的工作,后任省军委书记。
3 “为天下穷人而死无上光荣”
1934年5月,张自安化名张大明,与省工委妇女部部长赵迪假扮夫妻,潜入豫丰纱厂开展党的工作,发展党员5名。同年6月,新党员丁国桢被敌侦缉队抓去,经不住恐吓利诱,将张自安、赵迪供出。张自安、赵迪二人在郑州火车站被捕。
《河南省志·人物志》记载了张自安被捕后的情形。张自安被押送到开封国民党绥靖公署禁闭室,敌人问张自安:“张大明,你是共产党吗?”张自安回答:“我是共产党。”“你们的领导是谁?”“我不知道。”“你知道谁是共产党?”“天下穷人都是共产党。”
“听说张自安受了很多罪,但他就是不说,真让人佩服。”宜阳县韩城镇桃村村民赖向阳说,他听老人们讲,当时敌人给张自安用了“老虎凳”等刑具,想逼他说出党的秘密,但都没有成功。一个多月后,敌人将张自安和赵迪押送到开封监狱关押。
1935年6月,敌人将赵迪判处有期徒刑15年,而年仅24岁的张自安被杀害于开封西门外。临刑前,敌人问张自安还有什么话要说,张自安说:“人活百岁,终有一死,我今天为天下穷人而死无上光荣……”
本报首席记者 李三旺 通讯员 汪令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