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打造千年帝都的“现实之城”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4 年 9 月 26 日 星期    【打印】  
打造千年帝都的“现实之城”
《河南日报》记者 杨玉璞 《洛阳日报》记者 李江涛 白云飞
洛阳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效果图(局部)
洛阳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效果图(局部)
修缮后的鼓楼效果图
文峰塔片保护与整治效果图
    核心提示

    洛阳,一座充满魅力的帝都圣城,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城市史、1500多年的建都史,闪耀华夏文明长河。在洛河沿岸东西不足50公里的范围内,就分布着二里头夏都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

    在五大都城遗址的中心地带,保存着迄今尚存的古代城池——洛阳老城。

    历史沧桑,老城留下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帝都的传奇。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历史光环笼罩下的洛阳古城,已渐渐沦落为洛阳市面积最大、人口最集中、基础设施最差的棚户区,散落其中的几十处文物古建岌岌可危,文保与民生困局亟待破解。

    如今,经过充分酝酿和科学规划,洛阳古城整治与保护项目已经启动,历经三年打磨的古城保护性规划已经敲定,项目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根据规划,保护与整治工程将围绕“一环、两轴、三片、八节点”的总体布局,打造独具河洛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古城,最大限度实现“民生改善与资源保护深度融合,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共同繁荣,文化福祉融入百姓家园”,让老城居民真正享受古城保护与整治带来的民生改善和地缘优势形成的发展机遇。

    【地 位】

    洛阳尚存的古代城池

    “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洛阳。”这是对中华文明史和洛阳历史地位的最好概括。

    洛阳老城,是金代在隋唐城遗址上兴建的,历经元、明、清及民国至今。800年的历史沧桑,城池格局、街巷框架基本未变,是洛阳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城池。

    历史的沉淀,给古城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在洛阳古城主体的东南隅、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街巷依旧如初,城墙遗址仍可追寻,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个。董公祠、妥灵宫、文峰塔、河南府文庙、明清鼓楼等人文景点星罗棋布,是游客探寻古都洛阳文化记忆的必到之处。

    古城区域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保护整治。见证了洛阳古城千年历史的众多文物古迹和古宅大院,显得十分落魄,难以让人感受到千年帝都的那份繁华与厚重。站在重建的丽景门城楼上,放眼东望,只有西大街细长的青石板路和街道两旁青砖灰瓦的店铺,勉强使人联想到洛阳古城模糊的历史画面。古城在悄悄地没落,让人深思保护与整治势在必行。

    【现 状】

    洛阳最大的“棚户区”

    走进西大街222号,十几户人家居住在约1米宽、十几米长的坑洼小巷中,密不透风。有的房子十分低矮,墙砖风化严重,直往下掉粉末;有的屋顶瓦片残缺不全,铺着石棉瓦。居民们说,每逢大风天气,瓦片乱往下掉。不仅如此,上厕所还要走200多米远。

    西大街222号竟是著名的河南府城隍庙原址,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只剩下一道门,曾经华美的古建筑已经荡然无存。

    在古城东南隅、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内,有30%是公共房屋。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与保护,数十年来,古城区域内民居擅自改建、私搭乱建房屋行为屡禁不止,“院中院”现象普遍存在,住户与住户之间距离很近,采光和通风条件很差,屋内狭小、阴暗潮湿。水、电管网老化,气、暖无法通达,环卫设施滞后,低矮拥挤的民房有不少是危房,加上没有消防设施和通道,诸多安全隐患危及居民的人身安全。

    据了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就没有进行过科学、系统的基础设施改建。近年,市区两级政府虽陆续投入资金改造旱厕,完善照明配套,疏通下水设施,但这种修修补补的整治改造已远远不能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就是这个基础设施极不完善的区域,人口密度却极大,1平方公里内居住着2万多人。

    与生活设施的缺失并存的是,大量文物被破坏、侵蚀。古城骄傲地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府文庙和安国寺、河南府城隍庙、文峰塔等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这些文物遗址要么被周边杂乱无章的建筑掩盖,要么被占用、被侵蚀,杂草丛生;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大院多为居民占用,大量新建、翻建的建筑分化着院落格局,建筑形态已被破坏;几十处具有文物价值的明清建筑,更是散落在破败的民居之中,有的已是残垣断壁,危在旦夕。一名外地游客感叹:“老城街区内的私家大院经年失修,就连最具代表性的文峰塔,三面都被破旧建筑包围,连给文峰塔照个全身照的地方都找不到。”

    “这里的每一平方米土地上都有故事,曹操的点将台,存放关公首级的妥灵宫,武则天做礼拜的安国寺,狄仁杰办公的府邸……但这些都被周围不和谐的建筑淹没,还有的被占用、被侵蚀,几乎所有现存的文物景点都是危房。”说起这些,原居住在这里的张大爷感到遗憾。他说,一些居民从古城搬迁之后,不少文物贩子前来偷砖揭瓦,文物损毁日益严重。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古城留下的文化遗迹将越来越少!

    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老城在不破坏原街道格局的基础上,将所有道路铺上水泥;2001年,老城又将东、西、南、北四条大街铺上青石板,重建丽景门和鼓楼,但这种“补丁式”的修葺,并未真正改变老城的破败景象。

    老城旧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曾有很多历史名人典故和文物古迹。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古城的居民并未切实感受到身居古城的优越性和地缘优势带来的发展机遇。这里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被占用或闲置,如明珠蒙垢,难以向世人展现其耀眼的光辉。

    【规 划】

    打造千年帝都的“现实之城”

    “老城区是洛阳在多个历史时期城址叠加的区域,是洛阳城市文化传承至今的核心载体,但现在成为市区面积最大、条件最差的棚户区,古城保护与整治刻不容缓。”洛阳市老城区主要负责人说。

    2010年,以老城东南隅、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为主体的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被提上议事日程。历经3年打磨,《洛阳市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老城片区)保护规划》和详细规划,获得国家级专家评审和省住建厅评审通过。

    根据规划,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占地面积1360亩,以“一环、两轴、三片、八节点”为总体布局,以明清建筑风格为基调,打造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于一体的经济发展带,使其成为既具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又具有现代气息和浓郁特色的城市新地标。

    “一环”:即城墙遗址—城河文化公园。在清理整治城墙遗址,恢复东、南城门,梳理城河景观的基础上形成环城文化公园,使其成为展示宋金到明清时期洛阳老城历史文化的地标。

    “两轴”:即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形成的传统文化轴与休闲商业文化轴,在强化传统商业文化功能的同时突出老城自隋唐以来的历史文脉,形成开放性的带状博物馆群。

    “三片”:即以文庙—鼓楼—妥灵宫—玉虚观建筑群及遗址公园为中心,形成以儒学思想、祭祀文化、地方文艺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片区;以城隍庙—西大街传统商业群落—公园巷民国建筑群为中心,形成以民俗展示、商业文化和娱乐休闲为主要功能的传统商业片区;以安国寺—察院建筑群为中心,形成反映佛教及官学传统的文化片区。

    “八节点”:即丽景门民俗文化节点、西南角楼—工业遗产节点、安国寺—南门公园节点、文峰塔文化景观公园节点、柳林街民俗博物馆群节点、东门历史公园节点、唐宣仁门遗址公园—十字街广场节点、北宋衙署花园遗址公园节点。

    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是洛阳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也是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文化示范区的独特资源。

    老城区主要负责人坦言,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将严格遵循历史原真性原则,对古城进行全面细致的抢救性保护,保持古街区风貌的完整性。同时,全面更新基础设施,优化布局结构,使之成为既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又有现代气息和浓郁特色的洛阳城市地标,展现给市民和游客一座千年帝都的“现实之城”。

    【核 心】

    一场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

    古城保护与整治,重点在民生,核心在为民。项目规划区1360亩范围内,涉及居民9000余户2万多人。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洛阳最大规模的古城保护与整治工程的核心与关键。

    洛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项目的规划、安置、实施等各个环节,始终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群众利益,确保群众的合法利益最大化,切实让群众享受到古城保护与整治带来的实惠。

    如今,项目实施进入实质性阶段,老城区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运作、部门参与服务、居民支持共享”的古城保护与整治机制,全力打造集文化展示、文化创意、文化商业于一体的古都历史文化示范区。

    在群众最为关心的搬迁安置方面,老城区用足用活政策上限,确保群众合法利益不受损失。补偿安置方案办法公平、标准合理、立足于求实用情、惠民优先。

    “听说有搬迁规划的时候,我们就盼望着能早点落实,然后置换房子或者用赔偿款买一套新房都可以,让婆婆晚年也享享清福。”居住在西大街的郭女士,今年69岁,平常要照顾年过九旬的婆婆。她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充满期待。

    为让群众吃透政策,工作人员利用流动宣传车把相关信息传达到各家各户,并注册微信公共平台,开通QQ群,随时和居民互动;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各种顾虑和难题;丈量工作坚持用数字说话,绝不含糊,不搞特殊。

    考虑到居民对古城的深厚感情,老城区以安置好群众为根本立足点,将全区最好的临河地段作为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的安置用地,就近安置被征迁居民。在配套设施上,安置社区内暖气、燃气、地下停车场、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周边交通十分便利。

    古城是洛阳的传统商贸区,自古商贾云集,市场繁荣。而今,随着保护与整治释放的“历史传承与民生改善深度融合,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共同繁荣,文化福祉融入百姓家园”的巨大红利,一个文化厚重、民居和谐的“新古城”将破茧重生,继续讲述这座帝都圣城的传奇故事……

    (据《河南日报》2014年9月25日15版)

    古城名片

    ■河南府文庙

    河南府文庙始建于金元时期,重修于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依东南隅中部台地而建,坐北朝南,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其明清格局自南向北依次为琉璃陶塑彩龙壁、棂星门、辟雍、泮池、石桥、戟门、大成殿、后殿,共六进院落,目前仅存戟门、大成殿、后殿,是国内较少见的元代建筑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规划设计将修辟文庙广场,恢复河南府文庙原有建筑群。以广场为核心,将河南府文庙及周边的曹操点将台、妥灵宫等遗址巧妙融合,构成古城内最重要的文化组团。

    ■妥灵宫

    妥灵宫毗邻河南府文庙,相传始建于汉代,系曹操为寄放关羽首级而建,后成为寄放灵柩之处。历史上妥灵宫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曾由山门、义勇殿、拜殿、武安殿、配殿、廊房等组成。清顺治、乾隆时期曾重修伽蓝殿、拜殿、大殿、配殿及廊房等建筑,并有驻宫道士主持日常事务。民国时这里曾为“河洛日报社”所在地。现仅存一间卷棚和两通记载有关历史的清代石碑,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妥灵宫的修复将按原貌复原山门、鼓楼、殿宇及廊房等建筑,使其成为展示关圣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鼓楼

    鼓楼位于古城东大街,原建于府前街福王府,亦称谯楼。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建福王府时移建于现址。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及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曾两次大修鼓楼,乾隆年间东门内大街改为鼓楼街。鼓楼券台上原为两层木构建筑,因年久失修,于1972年拆除。2002年,洛阳市政府为保护老城明清风貌,重新修复了鼓楼。鼓楼券台为大青砖砌成,拱券门宽一丈五,高二丈,东面门上镶一石匾“就日”,西面为“瞻云”,均为金代中京留守亲书,现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后的鼓楼将与河南府文庙、妥灵宫、玉虚观建筑群及遗址公园等相连成片,形成以儒学思想、祭祀文化、地方民俗展示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片区。

    ■文峰塔

    文峰塔始建于宋,毁于明末,清初重建,为密檐砖石塔,四方形,高约3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已毁)三部分组成。一层至八层向北各开一弧形拱门,门上皆有题额;第九层则四面各开一门。明清时塔下有湖泊和庙宇,塔、湖、庙交相辉映,形成当时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目前仅存的文峰塔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此次保护整治将根据考古与历史资料,还原文峰塔周边一湖、一庙景物,打造整个古城的视线观景点。

    ■河南府城隍庙

    河南府城隍庙建于明初,占地120亩,原中轴线上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辕门、山门、南戏楼、六角石柱亭、北戏楼、威灵殿、后殿(寝宫)。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洛阳都会有城隍出巡之俗。现城隍庙仅存山门、南戏楼、石柱亭、威灵殿,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此次保护与整治主要修复城隍庙南部,打造最具互动体验性的洛阳民俗博物馆,与民俗街一体联动,定期举行主题民俗文化活动,使其成为洛阳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