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习为孔融收尸 插图 李玉明 |
|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八月,曹操杀孔子二十世孙、太中大夫孔融。孔融恃才傲物,数次侮辱曹操,曹操以其圣人之后,一忍再忍,但已生杀心。御史大夫郗虑与孔融有怨,遂唆使人诬告:孔融与狂士祢衡目无君上,互相吹捧,祢衡称孔融“仲尼(孔子字)不死”,孔融称祢衡“颜回(孔子弟子)复生”,大逆不道,宜正典刑。曹操借机腰斩孔融于许昌,株连妻子,满门抄斩。
孔融昔时友人脂习,常劝诫孔融不要刚直太过、言语伤人,否则必惹祸端,孔融不听。今日孔融被杀,无人敢为他收尸,脂习在河北游学,闻知凶信千里奔丧,抚摸孔融尸体大哭:“文举(孔融字)舍我死,吾何用生为!”曹操逮捕脂习,欲杀之,脂习反问:“国法上哪一条规定禁止给死人收尸?”曹操无言可对,准许他为孔融收尸安葬。
《资治通鉴》记载的这件史实,提出了一个交友的严肃问题。孔融是不幸的,他目中无人,言语惹祸被杀,并殃及全家;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脂习这样的友人,平时对他的缺点善言相劝,遇难时又不顾生死为他安葬善后,岂非不幸中之万幸!
义气即友情。人是社会生活的综合体,交友是必然的,但交什么样的人为友,必须慎之又慎。孔子对交友的重要性有深刻阐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既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卖鱼市场),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究竟什么样的人可交往,什么样的人不可交往呢?孔子又告诫弟子们:“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他认为有益的友人有三种,即正直的人、诚实的人、见多识广的人;有害的友人也有三种,即谄媚奉承的人、虚情假意的人、夸夸其谈的人。
孔子的这些精辟见解对后人如何交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事实证明,一个人交了好朋友,将受益终生;如交友不慎,则祸患无穷。
武则天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大旱,朝廷诏令不准屠宰牲畜,禁止捕捞鱼虾。右拾遗(朝官)张德生了个男孩,偷偷杀了一只羊,请几个同朝为臣的友人饮酒庆贺。有个补阙(朝官)杜肃吃饱喝足后偷了一块肉作为证据,当夜向朝廷告发张德违犯禁令。第二天早朝,武则天笑问张德:“听说爱卿生了个男孩?我很高兴。”张德拜谢。武则天又问:“你昨晚请客,羊肉何来?”张德脸色大变,叩头服罪。不料武则天和颜悦色道:“朝廷禁止屠宰是因为天旱不宜动杀气,但喜丧事除外,人之常情,何罪之有!只是爱卿今后请客可要慎选朋友啊!”说着把杜肃的奏表展示于朝堂。武则天这一手使杜肃的小人嘴脸一览无余,举朝官员皆欲唾其面,批其颊。看来武则天也是注重慎选友的,因为她也需要忠诚的朋友。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等五位朝臣发动宫廷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再登帝位。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同时被杀,巴结附会“二张”的少府监丞宋之问和其弟宋之逊流放岭南。不久,“二宋”逃回洛阳,乞求于驸马都尉王同皎。王同皎曾与宋之问谈诗论文,引为诗友,今出于义气,慨然收留于家,供给衣食。此时武则天已死,其侄武三思与中宗皇后韦氏私通,危害朝政,丑声遍天下,王同皎每与家人谈及武三思,皆咬牙切齿。一日,宋之问在窗边窃听到王同皎痛骂武三思的声音,即密遣其子宋昙和外甥李悛密报武三思以邀宠自赎,武三思即命宋昙、李悛和抚州司仓冉祖雍三人联名诬告王同皎谋反。中宗命御史勘问,在韦皇后、武三思的淫威下,炼成冤狱。结果王同皎被杀,家被抄没;而卖友求荣的宋之问及宋之逊、宋昙、李悛、冉祖雍这五个小人,皆提拔为京官,加朝散大夫。
王同皎身为皇亲国戚,交友不慎,引狼入室,竟至家破人亡,岂不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