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2版:文 体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新编曲剧《洛阳令》获“河南文华大奖”
《中华好诗词》何以曲高和众
免费电影周周看 公益讲座送健康
巴西传奇门将塞尼创第四项世界纪录
好来历醇正芝麻油“纯朴”上市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 年 10 月 30 日 星期    【打印】  
《中华好诗词》何以曲高和众
    近日,《中华好诗词》在《中国广播影视杂志》举办的2013年度节目评选中获评“年度榜样节目”——自2013年10月播出以来,河北电视台自主研发的《中华好诗词》节目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当前中国电视文化节目强势回归的代表作。

    节目视频被一些学校选作教学课件,成为互动性极强的“合家欢”节目。作为文化类节目,《中华好诗词》借助电视综艺手段,实现了中华诗词“曲高和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门下发文件,将《中华好诗词》作为范例向全国推荐,鼓励各地积极开发原创文化节目。

    1 以文化为内核 以综艺为外壳

    诗词长期以来被认为不适于电视化表现,鲜有被搬上荧屏的机会。《中华好诗词》策划之初,就立意于传承传统文化,将中国古典文学博大精深的内涵和价值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加以呈现,推动电视文艺资源回归传统文化领域。这种思路和理念给当前电视综艺类节目带来一缕清风,使人耳目一新,为节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中华好诗词》坚持“以文化为内核,以综艺为外壳”的理念,运用现代电视综艺化、娱乐化手段呈现中华传统诗词文化,设置了抢答对抗、达人闯关、对诗接词、竞猜互动等游戏环节,设计了影视题、沙画题、歌曲题、成语题、书画题等诸多题目类型,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在诗词题目的选择上,节目努力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在难度上兼顾大众品鉴能力和小众审美需求。每期《中华好诗词》节目涉及古典诗词300余首,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也有富有生活和人文趣味的佳句好词,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

    《中华好诗词》开播伊始,就着眼于电视媒体与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着力创新传播手段,综合运用微博、微信、短信、线下游戏等方式,有效增强了节目影响力。比如,节目播出当晚通过“微信互动,免信息费词语接龙”的游戏形式,启动线上线下同步互动,独创“边看边玩”的电视新体验,在80分钟的播出时间内,节目官方微博的回复便增加约40万条。河北网络电视台集纳节目精彩视频并实现网络直播,策划推出原创网络文化活动“好诗词征集令”,页面访问量突破10万人次。

    2 激发创作热情 推动两岸交流

    《中华好诗词》以高雅的立意、精巧的设计、轻松的形式,将中华诗词艺术与电视媒体巧妙结合,满足了电视观众对传统文化多样性、多层次的需求。中宣部《文艺信息》刊文指出:《中华好诗词》节目没有引进海外模式,也没有盲从选秀老路,而是立足自主创新,对传统文化与电视表现形式实现更好结合做了很好的探索。

    学者于丹评价:“做好《中华好诗词》是电视人的功德。”据了解,《中华好诗词》播出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第二季的全国平均收视率为0.272,比第一季上升61.82%,省内收视率为0.901,比第一季上升67.16%。很多观众反馈:“在轻松娱乐的气氛里,全家扔下手机和平板电脑,重温经典诗词名句,其乐融融。”

    同时,《中华好诗词》点燃了大批“民间高手”的创作热情。在江苏常熟经商,自称“农妇”的诗词爱好者魏义钗激动地说,看了《中华好诗词》,联想起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一夜难眠,奋笔书就长诗《我的中国梦》。这首诗经著名主持人王凯朗诵,荡气回肠,催人泪下,一举获奖。

    节目组还在台湾地区设置了选手招募站,吸引了众多诗词爱好者,对推动两岸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多家台湾地区电视台对《中华好诗词》进行了专题报道,TVBS电视台派记者专程到节目现场跟踪报道。台湾大学生张仲宇通过参加节目,一夜之间成为万众瞩目的“诗词男神”。 (据《光明日报》)

    ■相关链接

    我被《中华好诗词》吸引

    梁晓声

    《中华好诗词》是河北电视台的文化综合类节目。我某日在家吃晚饭时,手持遥控器反复搜寻,无意间发现这档节目,随即被吸引了。以后我便成了它的稳定观众,再以后,竟当了两期《中华好诗词》的现场嘉宾,与制作该节目的年轻人交流过一些看法。对他们在如今一味追求收视率、唯广告商马首是瞻的电视文化现象泛滥的情况下,肯为传播中华文化兢兢业业、齐心协力的精神心生敬意。

    电视文化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文化内容的传播,仍始终是各国各电视台的极重要的内容。缺少了这一内容的电视台,不论经济效益多好,也还是算不上办得好的。

    以为娱乐是电视受众的第一选择的判断,乃是身在误区的判断。电视收视率的降低,受众的减少,并非主要由于电视从业人士在制作娱乐节目方面还不够挖空心思——首先是由于网络文化现象和手机文化现象的冲击。其次,是由于某些电视从业人士轻率地放弃了在“文化”这一概念之中仍可以有所作为的信心,将好节目的概念缩小成了“最娱乐”的节目的偏狭概念。所谓作茧自缚,不但缚己,而且企图缚更多的观众。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