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科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科成绩组成。浙江省公布的方案是语数外加上3门选考科目,不分文理科,除语文和数学外,其他科目都有2次考试机会,成绩2年有效。
从过去的“3+3”,到现在的“6选3”,学生不再进行捆绑式学习。如何看待这一改革?记者采访了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
学生自主权增大
■教师观点:支持“6选3”
市59中高二年级文综教研组组长王红强:高考改革的初衷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通过优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功能,逐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选拔优质人才。从浙江省公布的方案看,从6个科目中选3科考试,学生有更多自主权。
市一中教务主任温立芹:这次高考改革,由原来的“3+1”变为“3+3”,前一个“3”为“语数英”,后一个“3”为学生从6科中任选3科作为高考科目。大家感觉学生的负担增加了,我认为变化不大。原来“3+1”中的“1”是3个学科的综合,原来高考是6科,现在还是6科。本次改革除“语数英”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科目,学生的积极性会比原来高。
■家长观点:有利于报考专业
高三学生家长王建国:“6选3”对于学生来说,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以前报考大学时,专业受文理科限制,以后自由度更大。
高一学生家长白露: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在高考中不必重新考,这样大大减轻高三年级学生的压力。另一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选择地攻读一些科目,提高总分。
■教师预测:课外辅导遇发展良机
市一中历史教师施长明:以前文理分科,学业水平考试可轻松过关,在新模式下,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相当于学生高二时就要参加高考。因此,学生的压力不减反增。不少考生会通过上辅导班来强化学习,课外辅导班将迎来发展良机。
“3”该怎么选
■教师观点:教学安排被打乱
王红强:文理不分科,从6个科目中任选3科计入总分,组合方式多,会加大教学压力。如果按照浙江省的方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高二下半期考完,那么高三年级可能只学语数外三科,原有教学秩序势必被打乱。
洛阳市外语实验高中理化生教研组组长赵灵鸽:“6选3”,理论上意味着有20种组合方式,在高考备考时,分班和教学将是难题。
■教师担忧:成绩优先还是兴趣优先
市59中地理教师王秋婷:如果考生选成绩最好的三科,虽利于提高总分,但这三科不一定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王红强:对于新高考模式,学生选择的空间大了,可回避自己较弱的科目。然而,对于高校而言,什么样的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考试科目应是参考标准。因此,高校和考试间应有一个契合点。
■家长担忧:如何做到更公平
王建国:每个孩子选科不同,试卷不同,到时总分是放在一起排队吗?这样是否公平?
白露:在6科中,物理、化学相对较难,为了成绩,可能会有学生不选择这两科,但如果许多学生选择放弃这些科目,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学校准备好了吗
王红强:如果是6个科目中选3科,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师资力量怎么安排?一旦实施,就要从“一班一课表”变成“一人一课表”,这对学校和教师来说都是挑战。不论高考模式如何变化,教师都应该把握信息,根据考试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范围和深度做出调整。虽然高考改革对于我省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各个学校应从思想上与之接轨。
市一中英语教师刘岩:此次改革的重点是探索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目的是消除“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弊端,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学校要结合考试时间,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学生要结合自己实际,有目的选择课程,这会给学校在课程设置、班级设置方面带来考验。
本报记者 王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