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洛阳·社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这份情,忘不了!”
今日阴天迎立冬
高层住宅消防演练
郭颖科:回乡创业拓出致富路
德行教育扎根校园
主场不敌卫冕冠军 河南女篮虽败犹荣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11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4年前,在本报记者等人的努力下,玉树地震中被困的18名洛阳老乡安全返乡;4年后的今天,其中一对父女专程前来致谢——
“这份情,忘不了!”
刘辛学(右一)终于见到了念念不忘的人
    核心提示

    “陈记者,4年了,终于又见到你了……”

    “郭大夫,我妈还惦记着让你去俺家吃红薯面条呢!”

    5日下午,在洛阳日报报业大厦二楼大厅,一对父女拉着本报记者陈占举和市平乐正骨学校校长郭宏涛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这对父女是伊川县平等乡马回营村47岁的刘辛学和23岁的刘旭方,现在青海玉树做小生意。事情要从4年前讲起。

    地震灾区的初逢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牵动国人心。18日下午,经过两天两夜、行程2000公里的驰骋,由郭宏涛和该校附属医院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洛阳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抵达震区,立即开始救治伤员,还驱车到牧民家里施诊。随同前往的本报记者陈占举随即展开采访。

    回想4年前的初次相逢,刘辛学记忆犹新。他说,那是在玉树结古镇格萨尔王广场旁,2010年4月18日傍晚,他路过广场时突然被横幅上的“洛阳”两个字深深吸引。就这样,他与正在发放药品的郭宏涛见面了。

    “当时真的很意外。看到家乡来人了,心里一下子就暖了。”刘辛学说,他从2003年开始带着家里人到玉树做生意,先是推车卖水果、元宵,2007年才租下店面开起小商店,卖些日用品、小食品。突如其来的地震,让他家的住所和商店倒塌,幸好家人没有受伤,那几天他们只能靠救援人员提供的方便面充饥。

    得知灾区有洛阳老乡后,陈占举立即开始了寻亲行动。在刘辛学的带领下,他们走访了伊川县鸣皋镇坡根村村民姬康池一家人、葛寨乡窑头村村民刘社彬等,最后找到包括刘辛学在内的18名洛阳老乡,其中多是伊川人。

    “我出现高原反应,双腿无力,是两名老乡把我架回帐篷的。”陈占举说。

    2010年4月21日,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州政府大院救灾点,由本报记者倡议的“洛阳之家”成立了。简易的灶台、废墟中找到的高压锅、一碗热腾腾的清水煮面条,让劫后余生的洛阳老乡有了“家”。

    跨越时空的惦念

    玉树、洛阳,远隔千里,却心心相系。本报记者从灾区发回的连续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如何让这些洛阳老乡早日回家?各方迅速行动起来。

    在玉树,陈占举冒着大雪联系好一辆大巴,夜间翻越海拔4800多米、终年积雪的巴颜喀拉山山口,他一夜未合眼,陪司机聊天。

    我市、伊川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赶赴西宁,为这些洛阳老乡准备好回家的卧铺票。上火车前,领到食品和600元救助金,老乡们热泪盈眶。

    2010年4月24日,18名老乡安全返洛。一个多月后,刘辛学返回玉树,从零开始重新经营小商店。

    刘旭方随父母到玉树已有11年,如今,她成了家,有了孩子。“现在玉树建得可漂亮了,有机会一定要过来。”她说。

    “这份情,忘不了!这次终于见着你们了……”刘辛学朴实的话语让人感觉暖暖的。

    本报记者 郭宁康 文/图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