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2版:洛阳·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我市城轨近期建设规划迎最后评估
政务要闻
农村环境整治,重塑群众的生活习惯
3D动画电影《牡丹》有望亮相柏林、戛纳
10月全市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情况通报
洛阳牡丹瓷“绽放”京城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 年 11 月 13 日 星期    【打印】  
越来越多的村庄不再“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了
农村环境整治,重塑群众的生活习惯
本报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李红军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这是著名的“破窗效应”;一个人、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有更多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这是著名的“马太效应”。

    过去,在我市农村,垃圾“你扔我扔大家扔”,到处都是“脏乱差”。通过两年的农村环境整治,乡村面貌有效改善,干部群众眼中再也不愿揉进“垃圾围村”这粒“沙子”,纷纷主动参与农村保洁。

    从“破窗效应”到“马太效应”,农村环境整治正重塑着基层干部群众的生活习惯。

    乡村保洁员 越干越轻松

    秋收过后,小麦下种。往常,这个季节是农村环境整治最容易反弹的时段。农民尽管已从忙碌的农事中脱身出来,但也很少去理会房前屋后狼藉一片的花生秧、玉米苞叶。

    11日,记者一大早来到汝阳县工业区马营村,村里的水泥路面平坦干净,家家户户用木篱笆围起的小菜地和村头小河里嬉戏的鸭子,透出浓郁的乡村气息。此时,村保洁员郭占立已经把主街道打扫了一遍,坐在闲置的石磨盘上休息。聊起村庄环境的变化,老郭很有一套,“俺村有1000多人,临近工业区,百姓生活相对宽裕,但过去村庄面貌很差劲,是典型的‘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

    “农村保洁不是难度很大,说到底在于习惯和坚持。”老郭说,过去村庄保洁大多是应付检查,搞运动、“一阵风”,老百姓对“作秀”颇有微词。

    前年,村里成立了保洁队,道路天天扫,垃圾日日清。时间久了,群众慢慢明白,清洁不是干给领导看的,是让自己的日子更舒服。今年秋后,老百姓都自发清运秸秆、打理庭院。老郭负责保洁的村组道路有400米长,过去打扫得半天时间,现在群众习惯好了,垃圾少了,两个小时就能搞定。

    离开村子时,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一位烤完火的老乡从家里拿出扫把和铁锨,正清扫灰烬。

    山区贫困村 扮出俏模样

    与马营村不同,小店镇龙泉村是个贫困村,居住分散,经济条件不好。然而,该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可圈可点。

    “一个村子可以一时不富裕,但不可以不干净。”村党支部书记孙保龙说,刚开始,考虑到龙泉村没有集体收入,保洁经费无从落实,镇政府与保洁公司签订购买服务协议,由政府出资建设环卫设施,保洁公司负责日常保洁。这样一来,村里就不再为没钱办事儿而苦恼。

    按照规定,农村每1000口人配备3名专职保洁员。有2000多口人的龙泉村可配备6名保洁员。然而,龙泉村居住分散,自然村就有11个,平均下来每两个自然村才能分1名保洁员,加之山路难走,保洁员劳动量很大。

    “每个保洁员负责两个自然村,采用隔天清扫的方式进行保洁。”孙保龙说,为了弥补自然村不能实现垃圾日产日清的缺陷,每半月由财政补贴,发动村民搞一次集中大扫除。长此以往,贫困村老百姓的卫生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在我们采访村民期间,随行介绍情况的小店镇镇长李军旗没有闲着。记者看到,他不止一次随手捡起地上的塑料袋等垃圾。

    养成好习惯 享受田园美

    “农村有句老话叫‘羊屎蛋,表面光’。以往,清洁只管看得见的街面,不顾看不见的户院。现在,农村保洁是人人参与、全面提升,村村户户的卫生状况都经得起打听。”汝阳县委农办主任郭民政说,改变农村的陋习并不容易,两年多来,村民体会到清洁家园的美好,会把卫生习惯坚持下去。

    在汝阳,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有统一印制的保洁承诺书。承诺书开篇写道: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这是我希望居住的环境;宜居、宜业、宜人,这是我期盼生活的村庄……

    汝阳一些村庄的做法证明:乡村清洁既不能搞一个模式,又不能超越客观条件,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一村一策,探索环境整治新路子。

    采访中,村民打扫灰烬和干部自觉捡起垃圾的小小举动,也侧面印证了我市农村环境整治取得的成效。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