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版:专 版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1月9日 星期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编者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帮助全市上下进一步学通、弄懂、做实十九大精神,推进十九大精神在洛阳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中共洛阳市委党校、洛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我市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撰写了一批解读阐释理论文章,本报今起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新时代 新思想 新目标 新征程

洛阳理工学院党办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洪涛

处于百年之交的十九大,上连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百年,下接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个百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为未来的中国标注出历史与未来汇合转折、党的历史与民族历史融合贯通、全面小康与现代化强国承接递进的大写坐标,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的指导思想,中国人民有了新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开启了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进入新时代的标志之一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主要矛盾的转化为标志,我们的工作任务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如果说我们之前要解决的主要是“有没有”的问题,今后要解决的则主要是“好不好”的问题。标志之二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形成。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要鲜明确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时代课题、历史使命、阶段性特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用“八个明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阐述。他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课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三、中国人民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在不同发展时期,我们党总能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制定伟大目标,激励亿万人民共同奋斗。1987年,十三大提出“三步走”,引领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1997年,十五大谋划“新三步走”,确定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锚定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目标强调中华民族强起来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中华民族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归根到底靠实干苦干、靠开拓进取。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瞄准目标不停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才能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朝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四、中华民族开启了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是号召我们向新征程进发的豪迈宣言,也是激励我们向中国梦迈进的行动指南。

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我们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给社会主义以前途和希望。

生态文明:描绘美丽中国时代画卷

中共洛阳市委党校讲师 张宝利

良好的生态环境,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关乎民族长远未来。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且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十九大报告在总结五年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方略、新观念、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美丽中国的时代画卷正在徐徐绘就。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重要内容之一。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些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不能吃着祖宗饭砸着子孙碗。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容。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就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平衡、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不平衡、人与自然的不平衡以及发展不充分。而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因此,“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是新时代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这些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和蓝图。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实现美丽中国这一目标的实现路径,十九大报告作了具体的部署。强调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推动资源节约是我国绿色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十九大报告将降低资源消耗进一步细化为“降低能耗、物耗”。对于构建环境治理体系,报告提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与此前“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等提法相比明显细化。针对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报告也作出了更加细致的部署,包括明确提出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些新方略、新观念、新要求、新目标、新部署,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只要我们万众一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严格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们必将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如期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部署,进而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紧抓主要矛盾 坚定新发展理念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曹玉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有关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判断,是关系全局的重大历史性判断。它既是对过去成绩的总结与肯定,同时,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前提。

首先,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推进的必然要求。运动是绝对的,发展是事物变化的基本趋势,在事物的运动发展中,量变引起质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长时期经济高速增长,2016年的经济总量达19.89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与世界第一位的美国差距越来越小。2016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达到8260美元,已接近中等偏上国家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原来主要矛盾中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取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取代“落后的社会生产”,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产生了,在事物的运动发展中,实现了新旧矛盾的交替和主要矛盾的转化。

其次,主要矛盾的转化坚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无论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有关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始终抓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两条主线,把解决存在于“人”与“物”、“需求”与“生产”之间的张力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主要矛盾的转化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与“物”、“需求”与“生产”各自发生了变化,它不仅没有改变存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反而是实践中坚持和运用这一原理的具体体现。

再次,主要矛盾的转化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从时间上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起直至21世纪中叶,大约100年。从目标上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实现现代化为主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党在十五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已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即将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的“两步走”战略,并确立了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这表明,在理论指导实践进步的同时,实践也在不断推动理论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也得以丰富和发展。

最后,主要矛盾的转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略提供了指引。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了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新回答。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决定了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国在经济、政治、法治等领域的基本方略。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要建设方略要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略要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为主要内容。发展不仅是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速度举世公认,中国发展全球瞩目。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进到这个阶段,我们的发展也突出地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种不平衡不充分集中体现在经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增长动力以及区域和城乡的差异等方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民生、生态文明等领域的一系列具体举措,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顶层设计,也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具体方略。

深刻领会十九大新党章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的新部署

中共洛阳市委党校副教授 吕新江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对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党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每个党员都要认真学习新党章,深刻领会新党章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的新部署。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新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新党章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有利于更好地把学习党章与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利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夯实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二、深刻领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党章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领导的重要原则思想,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章更加明确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也有利于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三、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新党章更加明确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这体现了党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根本要求;明确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明确要强化政治担当,就是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

四、深刻领会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标准新要求。新党章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党的干部标准新要求。党章第三十六条新增加的内容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带头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行为。

五、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组和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作用。新党章进一步明确了党组和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作用。一是压实党组主体责任,党章第四十八条赋予党组“讨论和决定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和发展党员、处分党员等重要事项”的新职责。二是明确党支部地位作用,强调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着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三是明确机关、事业单位中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作用。党章第三十二条,要求机关基层党组织“对每个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六、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新要求。新党章在纪律建设上有几项突破:一是党章第四十条,首次将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纪律建设的重点是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二是强调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三是运用好“四种形态”。党章第四十条增写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处分、组织调整成为管党治党的重要手段”。

七、深刻领会把握新时代党员的新标准新义务。新党章对发展党员的标准和党员的义务作了新规定。一是明确发展党员政治标准是首位。党章第五条强调,“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二是充实党员义务。党章第三条增写了“勇于揭露和纠正违反党的原则的言行”“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内容。

新党章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每个党员都要自觉学习新党章,深刻领会新党章,把党章的要求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本职工作,争做一名优秀党员!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