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洛阳·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1月13日 星期
村富民也富 风清心更润
土古洞:新农村不“土”还怪“美”


美丽乡村什么样?“面子”美,“里子”也要美;口袋富,脑袋更要“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站在新起点、走向新时代,新安县铁门镇土古洞社区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经济、生态、文明乡风各项建设,振兴之路越走越有信心。

换颜——农村社区新模样

“没水没路没学堂,只有四架山脊梁,人均收入几十元,一年四季闹饥荒……”这是土古洞村曾经的一段顺口溜。

穷则思变。郑向东担任土古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带领全村群众打响了脱贫致富第一仗——修路,几百人一起奋战在工地上,终于修通了出村的2.5公里柏油路。如今,这里实现了村组户道路硬化,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第二仗——建校。1997年,郑向东卖掉自家耕牛带头捐款,又多方筹资,一座功能齐全的村小学教学楼终于落成。

不仅如此,郑向东先后引资建成了新型墙体建材厂、生物制药厂、奶牛示范场等,集体投资400万元建成纯净水厂,投资1500万元建成集住宿、洗浴、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土古洞温泉山庄,成为新安县乡村旅游的新亮点,集体经济年收入100多万元。

集体有钱了,可以办大事。土古洞村有30多个姓氏,过去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村容很差。为改善村貌,1997年村里在老村址旁边规划建设新村,统一设计建设水、电、路、校和办公、娱乐等设施,目前全村农户都迁入新村。2012年,又由行政村改为社区。

土古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到省、市、县多次表彰。这里家家住上了楼房,拥有小轿车近百辆。超市、卫生所、健身娱乐中心、图书阅览室、党群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成为洛阳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润心——乡风文明扑面来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愿景,不仅有好山好水,更有润泽心灵的文化。

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土古洞社区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文明家园”和文明家庭、文化阵地建设,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该社区将每月2日设为义务劳动日(即奉献活动日),提倡每个人每月做好事一件至二件,并建立村民档案和好人好事登记簿,一季度一小结,年底汇总,作为评先工作的重要依据。他们还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等评比活动,并进行表彰。

陈世勋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党员,他负责郁山森林公园段的道路清扫工作,平时兢兢业业,就连生病住院期间还惦记着道路管护工作,被社区评为敬业道德模范。通过开展评比活动,十多年来村里无刑事案件、无信访案件,居民安居乐业。村民刘某改掉了好逸恶劳的恶习,跑起了出租车,每月收入四五千元,村民感叹“浪子回头金不换”。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在街道两旁立起了30多块宣传牌,把“五大发展理念”“新二十四孝”“仁义礼智信”等内容广为宣传,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做文明土古洞人。村民马香子说,现在新村不仅房舍整齐、环境优美,而且很有文化气息,“住着得劲”。

插翅——振兴还将再发力

绿树四合,粉墙红瓦,屋舍俨然,街宽路净,走进土古洞社区,令人心旷神怡。

产业兴旺了,还要生态宜居。近年,村“两委”发动群众进行植树造林,共栽植各类苗木1万多棵,其中古树10多棵。他们绿化了一座荒山,栽了三个竹园、一个花园、十亩苗圃,建了一条绿色长廊,使新村、老村面貌焕然一新。门球场、健身娱乐中心、便民超市、卫生所、文化大院、党群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掩映在绿树花香之中,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谈起今后的打算,郑向东说,要进一步在发展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上做文章,让游客入洞(藏兵洞)、上山(郁山国家森林公园)、下水(土古洞温泉)、洗心(感受红色文化),把土古洞的旅游搞得红红火火,让村民进一步享受到新时代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刘功银 杜林波)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