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版:文 体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3月13日 星期
文化时评
讲好故事,也是展览的正确打开方式


近些年,国内美术馆越建越多,形形色色的展览也层出不穷,然而,尴尬也屡见不鲜。总能听闻有策展人抱怨,花大价钱借来如此多珍品,展陈布设也没少花心思,可展厅依然门可罗雀。

学会讲故事,便是不错的方法。在北京画院展出的“白石墨妙·倾胆徐君——徐悲鸿眼中的齐白石”,已经尝到了甜头。展览以徐悲鸿旧藏齐白石作品为基础,再补之以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徐悲鸿佳作,七十余件(套)齐白石艺术精品令参观者大饱眼福。不过,展览最大看点还不是这些难得一见的昂贵之作,而是它以一篇篇小故事串联起整场展览,让人观之、读之,乐在其中。诸如,在一幅题写“草庐三请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诗句的画卷旁,策展人娓娓道来背后故事——徐悲鸿三次亲往齐白石家中邀其到大学任教,可木匠出身的齐白石屡以功力不济谢绝;在一众花鸟精品画中央,用心的布展者不忘叙说二人友谊——当年近八旬的白石老人添子后,千里之外的徐悲鸿专为向老人贺喜而挥毫创作。精美的画卷辅以动人故事,没人愿意速速离去。

不会讲故事似乎是国内美术展览的通病。展览是否有必要讲故事?答案是肯定的,“讲故事”正是展览实现由好看走向看得懂的有效途径。因为一旦展览作品让观者无从理解,人们就不可能从中获取应有感受,而此时如果有人能对其背后故事稍作讲解,原本静态的知识层就可能被激活,沉浸在故事之中的观者便不会轻易挪步了。

至于如何在展览中讲好故事,说难其实也不难。说不难,是因为众多艺术品原本就潜藏着故事资源,只是留待有心人去挖掘。比如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其背后故事丰富到足可以撑起一部好莱坞商业大片《达·芬奇密码》;国内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揭秘的那些博物馆藏品自带传奇故事,在屡破收视纪录的同时已然带来“博物馆热”。说它难,也显而易见,毕竟能做到者少之又少,更多的是不知所云,其中一大主因是他们在视觉与阅读二者的转换层面尚待提升能力。

要想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知音,展览就必须学会正确的打开方式,让人们从喜闻乐见的故事里获得美感。而其要诀在于,在传播“高冷”艺术过程中,首先得学会放低姿态,从公众审美经验出发,以深入浅出的文字让人们咂摸出艺术的味道。 (据《北京日报》 作者:陈涛)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