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版:人文河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9月14日 星期

千秋节赠千秋镜
□李国强 文/图
“千秋万岁”铭文手镜
●年代:唐
●尺寸:直径70毫米,重90克
●鉴赏要点:六出葵花形,内切圆形,圆钮,“千秋万岁”四字铭文环绕镜钮,素缘,白光。铜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祈求长生长寿的功用,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唐代千秋节献镜与赐镜的习俗。
“千秋万岁”四兽钮阳燧方镜
●年代:唐
●尺寸:边长159毫米,重1140克
●鉴赏要点:方形,四兽钮,中心采用阶梯式设计,中部低凹,形成阳燧,外四角置四兽,下部镂空,形成四兽钮,其中间有“千秋万岁”四字铭文,整体构造简洁明快,端庄大气,银白光,厚重。从形制上推断,此种阳燧镜既可用于照容,又可用于取火,一物两用,极为少见,为中、晚唐�
“千秋万春”盘龙镜
●年代:唐
●尺寸:直径243毫米,厚6毫米,重1560克
●鉴赏要点:葵花形,圆钮,主题纹饰分为两部分。内区两朵祥云衬托飞天龙,龙首回转,张口吞珠(钮),强健腾跃的龙体和矫健的四肢具有独特的动律美、节奏美和力度美,将飞龙威武雄健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外区四朵祥云和四个文字花饰,铭文合读为“千秋万春”。此镜纹饰精美,�
“千秋”马镜
●年代:唐
●尺寸:直径226毫米,重1290克
●鉴赏要点:八出葵花形,半圆钮,钮左右双凤展翅起舞,钮上一奔驰飞马,口衔葡萄枝蔓,钮下鹦鹉展翅立于葡萄上啄食,镜缘团花内饰“千秋”二字及云纹等,尺寸大,白光。此面镜铸造精美,并有“千秋”二字,应属于千秋节祝寿的礼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千秋”为年代久远之意,《隋唐嘉话》记载“八月五日明皇生辰为千秋节”,《旧唐书》记载:“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八月丁亥,上御花萼楼,以千秋节百官献贺,赐四品以上金镜、珠囊……”唐玄宗还写过《千秋节赐群臣镜》一诗:“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

唐玄宗是富有四海的皇帝,皇宫内珍宝无数,每一件都精美无比,他为什么对铜镜如此重视?这还要从当时的千秋节说起。在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时期,每年农历的八月初五是皇帝的生日。朝廷将这一天定为千秋节,每到这一节日,全国上下放假三天以示举国同庆,民间张灯结彩,鞭炮齐鸣,跟过年一样热闹。皇宫里还要举行盛大的千秋宴会,群臣个个手捧早已准备好的千秋镜敬献给唐玄宗,皇帝再将御制的千秋镜回赠给群臣。千秋镜指的就是铜镜。

铜镜既是身份等级的象征,也是君臣交流感情的一种载体。至于为什么要在千秋节送铜镜,除祝寿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而赋予铜镜特殊含义的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执政时期有一位大臣叫魏徵,此人以忠贞和勇于给皇帝提意见而受到唐太宗的赏识。后来魏徵去世了,唐太宗在悼念他时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微没,朕亡一镜矣。”唐太宗把治国之道、用人之道和铜镜的功能联系在一起,使铜镜具有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因此,在唐代从皇帝到百官都很重视铜镜,把它视作追求君子之德必不可少的器物。

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广大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江淮地区仍在继续发展,成为国家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扬州成为东南最大的经济都会。

扬州铸造铜器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开始了,当时除铸钱外,也铸造其他器物,至唐代更加成熟。“潭里车船闹,扬州铜器多”,这首民间歌谣是当时扬州盛产铜器的真实写照。在制作精美的铜器中,享有盛誉的是青铜镜,这种铜镜以铜、锡、铅合金制成,硬度和光洁度都较纯铜更好,再经铅、汞等合剂进行表面抛光,反光效果特别好。自清代以来,全国各地不断有扬州唐镜出土,这些唐镜虽沉埋千年,但出土后依然光泽如新。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