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版:人文河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10月9日 星期

忆昔吞悲别亲族 扶入车中不教哭
——隋代宫人墓志解读
□王化昆 文/图

隋《宫人陈花树墓志》拓本(局部)

宫人墓志因过于格式化,包含信息很少,历来不太受重视,但它们所占比例不小,因此,是个不容小觑的部分。透过这批隋代宫人墓志,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一个方面,有助于了解那个时代的宫中情况。

1 宫人墓志出土多

《隋代墓志铭汇考》收录出土隋代墓志504方,其中隋文帝时期237方,占近一半,但至今无一方宫人墓志;隋炀帝时期267方,其中宫人墓志就有40方,超过七分之一。这批宫人墓志皆出土于洛阳,几乎出自同一地点,就是洛阳城西北后洞村同一块田地里,这里是隋代宫人的集中埋葬地。

《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记载,隋代宫人墓志41方,校录者王广庆说:“洛阳隋宫人墓志,出土者不下四五十石,据翰臣(郭玉堂)走访所及,出土于洛阳城西北后洞村西北寇姓田中,多出土于1925年,他处出土者仅见一二。之后五年亦不时出现,其埋葬范围七八亩,东西排比,墓葬间相距六步,如今之公墓,亦有空墓未葬入者,或迁葬者。墓中亦有瓦器、铜镜出现。可知这里当是宫人之墓地。”

2 各司其职分工明

宫人墓志中多记载了入选宫人德能的基本要求。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宫人侯氏墓志》说:“入侍兰宫,推五岭之望族;倍游甲观,本六郡之良家。莫非内仪可轨,女德斯备,妍明有性,慎美兼姿。”大业十年《宫人鲍氏墓志》载:“厕身永巷,编名禁掖,必须才淑柔美,戚望高华,肃穆内仪,幽闲女则,明敏赋咏,规鉴图史。”即出身要高贵,须为名门望族之良家女,品德好,知礼仪,端庄秀丽。

隋代后宫人员的设置,《隋书》卷三六《后妃传》记载明确、司职清楚:“……婕妤12员,正三品……御女24员,正六品;采女37员,正七品,此为女御。又增置女官,类似尚书省,以6局管24司。每司又设置典和掌,为副职。尚,从五品;司,从六品;典,从七品;掌,从九品。”司、典、掌,意为司职,都是管理的意思。

现所见40余方隋代宫人墓志,明确记载其司职的不足20方,其他的身份不明。

大业十年《宫人樊氏墓志》,墓志虽没有记载其身份,但结合《后妃传》所载,三品应是婕妤;御女一见(唐氏);采女二见(二田氏)。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宫人朱氏墓志》《宫人程氏墓志》《宫人冯氏墓志》都记载,其品秩高出她们应有的三阶;大业六年《宫人贾氏墓志》、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宫人郭氏墓志》和《宫人陈氏墓志》,品秩也都提高一阶,由从品变为正品,与《后妃传》所载不同,这可能是她们死后所获赠官品,而非生前所有。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宫人唐氏墓志》是“六品御女”,则正与史书所载的品秩符合。

由史书记载的后宫设置人数及人员不断更替因素,结合仅见到的40余方隋代宫人墓志,可知更多的宫人在卒后永远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3 墓志尺寸等级严

古代一切制度都是讲等级的,就连身后的墓志尺寸大小,也是有规矩的。隋代宫人墓志有四五十厘米。墓志尺寸的大小,大致体现出其本人身份的尊卑。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宫人樊氏墓志》(三品),墓志石49厘米见方,而大业六年《宫人程氏墓志》(五品)尺寸最大,55厘米见方,大业十年《宫人侯氏墓志》(从五品)高51厘米、宽51.4厘米。

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宫人元氏墓志》(赠归义乡君)48厘米见方,大业七年《宫人魏氏墓志》(从五品)48厘米见方,大业九年《宫人豆卢氏墓志》高46.5、宽48.5厘米,大业十年《宫人鲍氏墓志》与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宫人姜氏墓志》皆48厘米见方,都是尺寸比较大的。

而大业十三年《宫人刘氏墓志》最小,只有28厘米见方;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宫人朱氏墓志》31厘米见方,亦属较小者。前者已是隋末动荡时代,后者则是所见隋代第一块宫人墓志。

4 身后“待遇”还算好

隋代宫人墓志40余方,皆有姓氏、祖籍,而且还有一人有名字,即陈花树,还有数人在墓志中交代其父或其祖父为何人何职。除极个别有卒时间无葬时间,或有葬时间无卒时间外,其他人皆卒时、葬时齐全,且其卒地、葬地标注清楚,大致说来,基本要素齐全。这一切,皆说明隋代对待宫人身后之事还是比较认真的。

只有到隋代末期的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十月之后的几方宫人墓志,墓志规格尺寸变得小些(皆在35厘米以下),且出现叙述简单、基本要素有缺项等现象。足见世事不宁,较大地影响到了墓志的撰写刊刻。

唐初期对宫人墓志撰写还算重视,但之后这“待遇”就消失了。《唐代墓志汇编》及其《续编》收录唐宫人墓志32方,仅有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3方有姓氏、祖籍,其他墓志皆无姓氏,“不知何许人,莫详其氏族”“不知何许人也,氏姓不显,书籍无闻”“不知何许人也”常见于唐宫人墓志。她们绝非无姓氏、祖籍,只是在撰写墓志时被忽略。唐代比隋代提高的一点就是,大部分宫人墓志皆有志盖,而隋代仅有一方,即大业二年的《宫人刘氏墓志》有盖。

《隋代墓志铭汇考》编著者王其祎先生说:“隋宫人墓志与唐宫人墓志相较,前者文法多雅致,后者多如出一辙而文采不高;前者书法多工稳,后者多简率。盖隋代宫人比唐代宫人地位和待遇稍高。”此言不虚。

5 宫人生活难知晓

宫人墓志极少涉及她们的日常生活情况,无非就是程式化的恪尽职守之类语言,能见到的仅有其卒地、年龄等。她们可能数十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自己的单一职责,或司灯,或司仗,聊以度日。

所见隋代宫人墓志36人有享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16岁。其中70岁以上5人,60多岁6人,50多岁9人,40多岁5人,30多岁6人,20多岁3人,20岁以下2人。平均年龄约50岁,这在当时应该算是较高龄的群体。这当与宫中衣食无忧、医疗条件较好、无过重的体力劳动有关。

大业十二年《宫人卜氏墓志》和《宫人徐氏墓志》记载,两人同日得病身亡,又同日下葬,卜氏66岁、徐氏72岁。不知两人是遇到流行病而亡,还是年老巧合同日亡。

多方宫人墓志记载墓主卒于洛阳清化里,可见隋东都宫人多居于此。也有卒于外患坊、内患坊、掖庭宫、外坊、别院、永巷、金谷屯者。所谓外患坊、内患坊,不是洛阳城里坊名称,应该是宫内和宫外的医疗机构。

宫人一般都是在卒后数日内埋葬的,大业六年《宫人冯氏墓志》,卒葬相距长达40余天;大业九年《宫人樊氏墓志》卒葬竟相距一年有余,不知何故。隋代宫人贵为三品者,唯见樊氏一方墓志。三品以上的嫔妃当另有葬地。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