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抗击疫情 我们始终在一起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2月14日 星期
父亲的病房近在咫尺,身处抗疫一线的梁亚梅却不能陪护,大家纷纷伸出援手——
“你安心一线‘作战’,家里的事我们来!”

梁亚梅(资料图片)

“妈,我爸今天好点了没?”8日中午,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护士梁亚梅,完成了隔离病房任务交接后,赶紧打开手机和母亲微信视频。

看到视频里父亲躺在病床上,她的眼泪忍不住滑落下来。

梁亚梅今年25岁,三年前从河南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河科大一附院感染科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省级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河科大一附院感染科成为洛阳疫情防控工作的主战场,她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青年突击队。

1月20日,洛阳市首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住进了感染科隔离病房,梁亚梅和同事们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而在此之前的1月11日,梁亚梅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在老家汝阳县做了开颅手术。1月18日,在当地医生建议下,父亲转院至自己工作的医院。

这边每天像战斗,那边父亲昏迷不醒,科室领导劝她休息几天照顾父亲,她却说:“我是青年党员,有感染科工作经验,我必须上!”

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实行轮班制,每班次工作8个小时。一次性帽子、防护口罩、无菌手套、鞋套、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屏……全副“武装”之后,他们才能进入隔离病区。

梁亚梅说,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不好脱,也为了减少防护物资损耗,她和同事们都穿着成人尿不湿,尽量少喝水,减少去洗手间的次数。

其实,梁亚梅工作的隔离病房距离父亲所住的外科楼只有300米,为不给家人带来危险,疫情发生至今,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她没能去看望父亲一眼,只是每天下班后和母亲视频,看一眼躺在病床上的父亲。

“你安心一线‘作战’,家里的事我们来!”为让梁亚梅安心在一线工作,河科大一附院给予她父亲很大帮助,不仅按规定减免了很多费用,还特意安排医护人员精心照顾。在医院党委的号召下,各部门还纷纷为她捐款。

团市委得知她的困难后,立刻部署给予帮扶,通过各级团组织在各条战线号召全市团员青年开展爱心接力,短时间内为其捐款数万元,迅速在全市团员青年中凝聚起关心支持一线青年的磅礴青春力量。同时,团市委紧急决定动用团费为其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以这种特殊的形式表达对一线青年的支持。

“姑娘,好样的!”“向你和所有的医护人员致敬!”……每天,梁亚梅的手机微信未读信息都有数百条。

梁亚梅的感人事迹被同事发了朋友圈,引起社会极大关注,还有人在网上“晒”出了梁亚梅2019年2月26日在火车上救人的故事。那天,列车上有人摔伤,梁亚梅闻讯上前救治,并带伤者提前下车就医,还为其垫付了1000多元诊疗费。

“她前脚把父亲送进病房,转身就去了抗疫一线。作为一名90后青年,梁亚梅舍小家为大家,彰显了河洛青年的优秀品质,洛阳所有团员青年都会做她的坚强后盾。”团市委副书记任庆鹏表示,梁亚梅的事迹值得全市青年学习,团市委将进一步完善对一线青年的帮扶机制,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也希望更多河洛青年立足岗位更加努力工作,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对我和家人的关爱,我一定会带着这份爱和温暖,更加努力工作!”梁亚梅对记者说。

本报首席记者 常书香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