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加快建设副中心 致力打造增长极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7月16日 星期

登山光景处处新

玉带湾生态湖
登山梯田

出汝阳县城西南18公里,车行至伏牛山深山区。缘山势盘旋而上,沿十马线驶入省道243,经十八盘大桥,岭峁盛夏风景尽收眼底。清澈的浑椿河似玉带蜿蜒,间或腾起的水波闪耀着细碎的银光,夹岸十里桃林朱翠离披,与清爽山风相酬和。去岁今春植下的各色花卉在盘山路旁争奇斗艳,当层叠的梯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如画般闯入眼帘,十八盘乡登山村便隆重地“登场”了。

追忆

时代光芒 基因厚植

汝阳县登山村,是曾与“红旗渠精神”齐名的“登山精神”的发源地。“登山”二字也早已超越了它的地名意义,作为宝贵的集体记忆被刻印到气壮山河的奋斗史诗中。

伏牛山,地质运动造就的山体,裸露着数亿年前的岩石。曾经,这里山高坡陡,土层稀薄,使得农业生产极为困难。“山高坡度大,地在墙上挂,旱涝都成灾,要啥没有啥。”这是20世纪60年代登山村的真实写照。全村600余口人,年人均产粮不足50公斤,2500多块土地大不过亩,小不过分,全挂在山上,分布在28座山梁之间,最好的年份土地亩产也不过100公斤……沉重的现实山一般压在当时30多岁的登山村党支部书记赵春兰心上。赵春兰有党性,有血性,务实重干,喜欢钻研。他带着登山村全体干部群众立下“宁愿苦干改山河,不愿苦熬度岁月”的铮铮誓言,向大山宣战。

“十年改土、八年治水、七年综合治理”,扁担、箩筐、头、用土法造的炸药,替代铜钎的栎木棍……这是他们向大山开战的武器。“凌晨四点半,大喇叭一响,摸黑就上工,一直干到晚上十点,两头见星星。天天干、月月干、年年干,一干就是20多年,从来没有停过。”修建登山梯田需要从山底向山顶搬运石块,搬运时手指特别容易磨破,没有手套的登山村村民就用野桑树上的蚕茧代替手套。为保证进度,村里组织的以壮劳力为主的专业队,一年四季从不间断,春节期间都在上工。

赵春兰带领村民在荒山石头坡上修建了550亩“从上往下看,只见梯田不见堰;从下往上看,只见石磷不见田”的高规格梯田,垒石堰9200道,绿化荒山3400亩,推广自压软管喷灌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启了山区农田水利建设。“干部干部,要先干一步。”赵春兰说到做到,村里建了小型发电站,开了算盘厂、瓦罐厂、鞭炮厂等,建了集体林场,荒山上、河边栽植了经济苗木,野酸枣嫁接成大枣……这些敢为人先的举措一举改变了登山村缺粮少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也让登山村收获了诸多荣誉。

积劳成疾,1981年,年仅56岁的赵春兰因病逝世。他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登山村。赵春兰在当选为洛阳地委委员后对自己提出了“不转户口、不要工资、不定级别、不脱离劳动、不离开登山村”的五不原则,并严格要求子女,至今他的儿子、儿媳仍在村里务农。他不负青山,青山也终不负他。如今,登山梯田仍在村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务实清廉”为代表的“登山精神”已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具生命力的精神符号。

传承

谋定思变 再谱新篇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总有一批敢为人先的弄潮儿。在红色精神高地,除了追寻和保护红色印记,“活化”红色基因也至关重要。流水绕村舍,青山映梯田,80亩玉带湾生态湖、农耕文化长廊、浑椿河十里桃花观光带、1600平方米的党建文化广场、2700米长的登山健身步道、豫西民宿和主体工程已完工的春兰干部培训学校,游客纷至沓来,小山村开始打破往日的静谧,重新变得鲜活生动,这种转变,与一名回归乡土的70后有关。

荆新安是登山村第七任党支部书记。回村之前,他和家人一直在外经商,经过21年的辛勤打拼,收入可观。2018年村“两委”换届时,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当选之后,他狠心拒绝家人的挽留,把生意交给大学刚毕业的孩子打理,独自一人返回了登山村,连孩子因工受伤腰部骨折都只是利用夜间几个小时回去看了看。平静生活乱了套,质疑声和风言风语不断,他靠信念支撑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日子。“正值脱贫攻坚国家考核验收之际,村里还有3户的危房急需改造,还有2个组的吃水存在问题,作为第一责任人,我不能因为我的一个‘小家’而耽误了‘大家’,我不能给‘登山精神’抹黑……”今年3月,他面部神经痉挛已严重到了看东西模糊和吃饭流口水的地步,当拿到需住院3个星期的通知单时,他果断做了“逃兵”。“梯田要尽快流转到位,广场3天后要出形象……”分秒都弥足珍贵,看病太奢侈,不顾面瘫的风险,他在小诊所内忍着剧痛注射了封闭药后又出现在村里。

荆新安敢拼敢想敢做,县里、乡里支持他的工作,力所能及帮他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登山村发展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的想法,就是县委组织他们村干部去红旗渠等地学习时产生的灵感。他带着这些想法,第一时间向包村县领导——汝阳县委书记潘峰汇报,其后就有了汝阳县第一个村级党员干部培训学校——春兰干部培训学校、公社食堂、民宿、梯田风光游等项目的落地。

“登山”牌纯净水厂投产,扶贫车间运营见效,养殖基地见效益,农业种植结构有序调整,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当年13万元的收益。农耕文化长廊,墙体彩绘、景观雕塑等几乎零成本,归功于他开动脑筋带领村里能工巧匠的钻研琢磨……作为全程见证者和参与者,荆新安早已把自己融入登山村中。和当地党委、政府一样,他把村庄变美、乡亲变富当成了一种责任,把传承“登山精神”当成毕生使命。“如果村民能像记住赵书记一样记住我,我的一生将多么有意义!”荆新安在汝阳县庆“七一”表彰大会上哽咽地说道。

振兴

红色引领 绿色发展

流转梯田种黄蜀葵发展观光游,“登山精神”红色资源变现,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等……靠保护开发红色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乡村观光旅游,走出一条“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长久致富路,登山村正在享有并将长期享受从绿水青山中获得的生态红利。筑牢精神堤坝,抵御巨浪侵袭,登山村作为汝阳县红色引领、绿色发展鲜活可信的“样本”,正被豪迈地写入大地诗行。

政策有力度,推进加速度,成果见高度。汝阳县委始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努力实现“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全面过硬”。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成为汝阳脱贫攻坚的秘诀。这些年,汝阳立足本地实际,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其释放出的红利和叠加效应前所未有,群众得到的实惠也最大最多。

十三届汝阳县委第一次常委会会议在登山展览馆室外召开,表明了县委在“登山精神”的引领下滚石上山、踏石留印,奋力进取的坚定决心,此后在该馆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也印证着各级党组织不忘初心,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坚实脚步。自全市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工作开展以来,汝阳县以“五星”示范村创建为抓手,每季度在每个乡镇重点培育党组织战斗力强、硬件条件较好、工作基础较实的两个村作为“三治”并进试点村,推动资源资金项目向试点村集聚,目前已在全县打造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样板村26个。把宣传“登山精神”先进典型人物群体、探索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1+N”结对帮带和建立乡土人才联络回归长效机制等纳入2020年汝阳县党建“十件实事”,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传承弘扬“登山精神”,构筑精神高地,为冲出“经济洼地”提供强大支撑,发出新的时代呐喊。

“在新时代传承弘扬‘登山精神’,让其永放光芒”,展望未来,荆新安对登山村更加美好的明天底气十足。

王艳杰 侯占航 李玮琦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