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洛阳·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7月16日 星期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立体鲜活的夏代历史书


乳钉纹铜爵
镶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
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复制品)

编者按

近日,二里头遗址保护和申遗专家座谈会在市文物局召开。这标志着二里头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二里头遗址是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夏文化遗存,是我国考古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遗址,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本报今日起开设《走进二里头 探秘夏文化》栏目,将考古人员60余年来对二里头遗址的研究成果、对夏文化的探索成果,以及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设过程等进行详细展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在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二里头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把历史文化内容“讲清楚”,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

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已开馆近1年,它的建成和开放,是中国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可以让更多游客看到60余年来几代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的、能够展示夏朝社会发展的文物,对于我们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赵晓军说,这是一座集中展示夏都文化、二里头遗址、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专题类博物馆,是一本立体的、鲜活的夏代历史书。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是如何体现夏都文化的?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1 博物馆名称中“夏都”二字有讲究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最直接体现夏都文化的地方,当然是它的名字。

去年省编办同意将原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筹建处正式更名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话题集中体现在“夏都”二字上,主要问题有两个——到底有没有夏代?二里头遗址是不是夏代的都城?

关于前一个问题,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曾在2019年举办的“纪念二里头遗址科学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过阐述——夏代在司马迁的《夏本纪》及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均有提及,但是长期没有得到考古学的实证。随着偃师二里头遗址、登封王城岗遗址等遗址的发掘,考古学资料与历史文献相互结合证实了夏王朝的存在。

如今,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已经60余年。考古发掘成果显示,二里头遗址的面积约为300万平方米,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它的中心区有“井”字形道路系统、宫城城墙、宫殿区、中轴线布局的夯土建筑基址群、大型祭祀场所、铸铜作坊、绿松石器制造作坊、青铜礼器群等,是一座布局严谨、规划有序的大型都城遗址。

这个大型都城遗址是不是夏代都城呢?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有着自己的理解。

首先,二里头遗址是一处史无前例的王朝都城遗址,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约为距今3800年至3500年,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核心文化,是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这是考古学上可以确认的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的重要内涵和重大价值。

同时,文献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夏王朝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主要活动于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的中原地区。从年代、地域、社会发展阶段、文化特征等多方面论证,“二里头遗址是夏朝中晚期的都城,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是目前为止关于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的历史属性的最佳方案。

2 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融入众多夏都文化元素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赵晓军告诉记者,该博物馆设计团队在设计之初,就把众多夏都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比如,二里头遗址所在位置是一个天然台地,为了体现这一特点,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筑外形被设计成中央高、四周低,高低错落。由低到高的建筑外形,体现了礼仪性的空间序列,中央隆起的台地,象征着华夏第一王都中心。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造型也不是方正且规则的,博物馆整体布局中央隆起,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充分延展、辐射,象征二里头文化在中华文明总进程中的核心引领地位。该馆还与二里头遗址考古现场相呼应,蜿蜒的建筑边界则暗示着二里头的文化内涵不断得到揭示的动态过程。

如果从空中俯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整体形象就像“盘龙”,最高处的中央大厅隐喻方形的“龙头”,向四周延伸的部分则像“龙身”和“龙尾”。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主入口也有巧妙的设计。这样说您可能更好理解:站在井底向上看,看到天空应该是圆形的外廓,而站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主入口抬头看去,天空的外廓就如同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的形制。

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中央大厅,能看到大厅中间偏东处有一个紫铜装饰的电梯房,其顶端形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乳钉纹铜爵。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的清水坡道是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打卡地,该坡道俯瞰造型就像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器牙璋。

站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最顶层的回廊上,能够一览博物馆周边景象。在这里,也有一处体现夏都文化元素的细节——支撑体采用三柱结构而非单柱,这种形式来源于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多进院落或四合院式宫殿建筑群。

3 博物馆外的“井”字形小路仿照夏都道路形制铺设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和动脉,在对二里头遗址的探索中,寻找“主干道”是一项重要工作。在考古发掘中,二里头遗址的考古人员先是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十字路口”,后又追探出“井”字形道路网。

如今,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外那些窄长的、铺着石子的“井”字形小路,就是仿照夏都道路形制铺设的。

考古人员是如何发现夏都的道路状况的?根据勘测记录,20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在2号宫殿基址东侧探明了一条南北向大路,当时追探出200多米,因麦田浇水终止。20多年后,新一代考古人员在已经发黄的图纸上找到这一线索时,预感这条大路是揭开夏都中心区布局的一把钥匙。

21世纪初,考古队循着此线索不断向南北追探,最终确认这条南北向大路长近700米。当时,有老乡说他家地里的小麦长得不好。考古人员根据田野考古常识推断,这很可能是因为地下有质地细密的夯土建筑基址,导致土壤结构异常所致。

经过钻探,结果出乎意料,阻碍地下水下渗的遗迹不是夯土建筑,而是坚实的路土。考古队员顺藤摸瓜,发现居然有一条东西向的大路,与之前宫殿区东侧大路垂直交叉,主干道的十字路口找到了,被考古人员称为“中国最早的十字路口”。随后,第三条和第四条道路也相继被找到。至此,夏都中心区纵横交错的“井”字形道路网重见天日。

本报记者 刘嘉仪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