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7版:牢记殷殷嘱托 书写绚丽篇章之向阳花木易为春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9月16日 星期
我市围绕“七个有所”持续发力,着力惠民生、兜底线
民生为本绘就幸福底色

“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兴洛湖公园“空中乐道”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提出的重要要求。

一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市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扎实做好“六稳”“六保”“五提”工作,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七个有所”持续发力,着力惠民生、兜底线,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纾难解困,在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展现新的更大作为。

1 坚持生命至上

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以前发热门诊没有严格分区,如出现疫情,易发生交叉感染。在伊滨区疾病预防控制所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规范化改造,使清洁区、污染区、隔离区互不影响,还专门设立病人通道、医生通道。”近日,伊滨区李村镇卫生院院长李金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今,不管是居民看病还是医生出诊都更安心了。

前些天,伊滨区、高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所正式运行,填补了上述两个区专职疾控机构的空白,提升了当地居民的健康防疫水平。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带领全市人民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在这次抗疫斗争中,我市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社会公共治理,在全省率先推行“洛康码”。广大居民“不见面”申领、“零接触”使用,实行“亮码+测体温”通行制度,有效提升了防控效能。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我市出台《关于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按照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工作思路,确定10项主要任务。随后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围绕健康洛阳建设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截至目前,我市多所医院已启动“三甲”创建工作;偃师市、汝阳县、伊川县等地3家县级人民医院已申请三级医院创伤中心建设;市级9县(市)疾控机构P2实验室有望于年底前建成,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河南省第二儿童医院、市中医院伊滨医院、伊滨医院、科大一附院肿瘤病房楼等项目也在抓紧建设中。

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坚持生命至上原则,持续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线。

2 实施就业优先

抓好“六保”谋发展

“接受技能培训还能领工资,这‘以工代训’真是好!”近日,伊川县居民孙战强由衷赞叹。

前不久,我市出台措施,扩大“以工代训”补贴范围,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离校两年内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的中小微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企业进行补贴,支持企业利用自有场所、生产设备,让职工边工作边接受生产技能培训。

“企业有了国家资金补贴支持,能吸纳更多劳动力,带来规模效益;劳动者增加了就业机会,能更好地掌握相应岗位的专业技能,降低失业风险。”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稳定居民就业方面,“以工代训”成为有益的尝试。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作为“六保”任务之首,保就业就是保千家万户的“饭碗”,只有确保就业稳定,才能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扩大内需。

今年以来,我市和全国、全省一样,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经受住了冲击,但就业压力加大、居民收入放缓等问题凸显。围绕保就业,我市迎难而上、危中寻机,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过程转化为打基础、补短板、创优势的过程。

摊开我市上半年的重点民生实事清单,千方百计抓好“六保”,兜住底线、守好基本盘的信号清晰有力。我市陆续出台多项稳就业促发展的纾困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创业、开发公益岗位、发放各类就业补贴。

我市近期还启动了“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优化就业服务”“就业兜底保障”“加强权益保护”五大专项行动,推动高校毕业生“招考一批”“入伍一批”“下基层一批”“创业一批”,缓解就业压力。

当前,就全力做好“保就业”工作,市委市政府也提出更明确的路径:抓好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形势总体平稳;落实好援企稳岗政策,千方百计增强企业创造和稳定就业岗位能力;创新举措、完善服务,通过技能培训、扶持自主创业、鼓励灵活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着力解决受疫情影响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3 提升公共服务

实现“老有所养”“弱有所扶”

“环境好,设施齐全,服务到位。”在刚刚建成投用的涧西区广文路社区“乐养居”里,首批入住的刘老先生伸出了大拇指。

这样的养老机构今年我市已建成42个。在“乐养居”里,老年人可享受价格低廉、美味可口的三餐,还可以参加唱歌、跳舞、手工、朗诵、书法等兴趣班。尤其是今年,我市将“乐养居”的养老服务标准由“四助一护”(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和巡护)提升为“十助二护”(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助行、助乐、助购、助聊、助学和护理、巡护),极大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

此外,“乐养居”还合理设置老年人的生活服务、保健康复、娱乐及辅助用房,在有休息室(含卫生间)、有餐厅(含厨房或配餐间)、有保健室(含医疗康复和心理疏导)、有阅览室(含书画室)、有多功能活动室、有办公室(含库房等其他功能用房)的“六有”基础上,拓展基础性养老服务功能和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智慧养老服务功能。

“老有所养”“弱有所扶”,让公共服务体系和救助更有温度,是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的基本遵循,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诚信友爱。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市委市政府确保公共服务和民生支出只增不减,持续加大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带着真诚、质朴的民生情怀,倾听百姓诉求,制定精准措施,让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及时得到回应和解决。

截至目前,我市今年完成5601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对1073名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开展康复救助,将545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完成全市1200户城镇困难职工的解困脱困工作,提升城乡低保人群补助水平……

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围绕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以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我市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加紧推进城市书房、“乐养居”、公办幼儿园等建设任务;着力抓好社会保障和救助,确保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加大对无供养老人、孤儿、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困难群体的排查力度,早发现、早帮扶;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纾难解困,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本报记者 孟山 通讯员 杨海玲

数说

●截至目前,我市今年城镇新增就业7.85万人,对企业职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重点群体、退役军人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7万余人次;办理创业担保贷款5889笔10.79亿元,做到应贷尽贷。

●今年,我市城市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选派120名医师,对口支援9家县级医院和40家中心卫生院,实现县人民医院及中心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全覆盖。全市29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已实现身份证和社保卡挂号、缴费、查询功能,其中26家已实现电子健康卡上线使用。

●我市着力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继续对农村适龄妇女、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的适龄妇女免费开展“两癌”筛查,已完成“两癌”筛查14万余人次。免费开展新生儿“两病”筛查46144例、听力筛查45559例,两项数字均超过省、市今年的目标任务。

●中心城区计划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8所(新建6所、改扩建2所),目前已完成年度总任务量的90%。此外,我市新建39所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96所。

●全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乐养居”)项目已建成42个,农村老年幸福院建成145个,养老床位新增1508张。全市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已实现入住1692人,入住率达到75%,完成5601户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

(孟山)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