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理论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1年10月9日 星期

着力打造韧性城市 提升应对风险能力
王 蕾

突如其来的疫情、猝不及防的涝灾,使我们对韧性城市愈加关注。为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策部署、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江凌同志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顺应实践发展要求,明确提出了“着力打造韧性城市”的建设目标。

按照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定义,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其核心就是增强城市有效应对各种变化或冲击的能力,以减少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洛阳在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建设韧性城市,已成为一道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

转理念,筑牢韧性城市的思想基石。面对突发状况,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消极应对,而是要主动防御、提高韧性。一是要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各地区、各单位要全面系统梳理重大风险防范点,因地制宜防患于未然,做到系统规划与个性定制相结合。二是要认清“抵抗力”与“韧性”的区别。一个城市具有“抵抗力”并不等同于具有“韧性”。“抵抗力”仅指借助外力以实现抵御风险的结果,而“韧性”则关注自我修复能力,强调从根本上改善城市“体质”。

强基建,夯实韧性城市的物质基础。韧性城市建设涵盖灾害和气候变化、城市和区域经济韧性、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城市恐怖袭击韧性、空间和城市规划等诸多领域。在打造韧性城市过程中,要建强信息枢纽平台,高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做强“城市大脑”和“末端神经”,实现智慧城市与韧性城市有机结合,让安全网络覆盖全域、智能感知围绕身边、风险隐患远离市民。

重制度,完善韧性城市的法治保障。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建设韧性城市需要政府、市场、公民共同参与。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要求,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构架起韧性城市建设的四梁八柱;市场与公民应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完善社会风险治理的各种制度、机制和方式,在社会监督、风险监控、应急救援、慈善救助、志愿服务等方面成为韧性城市建设的砖瓦榫卯。

抓党建,凝聚韧性城市的领导活力。无数事实证明,越是情况复杂、形势严峻,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越要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在风险研判、危机预防、危机决策、现场指挥、风险沟通、安全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始终成为防范社会风险、引导社会进步、凝聚社会人心、团结社会力量的解压阀、主心骨、动力源。

建设韧性城市,重在预防、功在平时。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常态化的新阶段,洛阳积极打造韧性城市,关乎着城市理论完善和实践发展要求,关乎着人民安全幸福和城市发展潜力,关乎着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乎着重振洛阳辉煌的历史使命。全市上下共同携手,为不断提升洛阳应对风险的韧性能力而努力奋斗!

(作者为中共洛阳市委党校法学与科技文化教研部副教授)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