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1版:焦裕䘵精神:跨越时空 永不过时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2年8月16日 星期

丰碑·力量·方向
焦裕禄精神在河洛大地传承弘扬,为重振洛阳辉煌凝聚力量
焦裕禄在洛矿工作、生活了9年
焦裕禄在这条板凳上睡了50多天
在中信重工,焦裕禄同志工作过的车间

焦裕禄精神孕育形成在洛矿,弘扬光大在兰考。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

——习近平

 

1966年2月,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播发,焦裕禄的名字传遍千家万户,他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和全体党员干部崇敬的榜样。

在兰考工作的475天,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除“三害”、种泡桐,用生命树起一座共产党人的巍峨丰碑。

1953年至1962年,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厂(以下简称“洛矿”,即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工作了9年。9年的熔炼,9年的成长,焦裕禄在洛矿这片热土上,为建设工厂、干好工厂,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孕育形成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学习焦裕禄品质,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做焦裕禄式干部,争创焦裕禄式业绩……多年来,一场场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时代话剧,以河洛大地为舞台上演,波澜壮阔,动人心弦。

1 沿着焦裕禄走过的路奋勇前行

2005年,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重工)将企业内部一条宽阔的马路命名为“焦裕禄大道”,以此来纪念焦裕禄同志。

如今,在焦裕禄大道上,摆放着一台双筒提升机,这是焦裕禄带领工人研制出的新中国第一台新型直径2.5米双筒提升机。日升月落,寒来暑往,它静静地屹立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

在制造这台双筒提升机的日日夜夜,焦裕禄始终和工人们奋战在一起,一件破棉大衣,陪他在一条光板凳上度过了50多个夜晚。为了突破中间齿轮的剃齿关,他和老工人一起干了两天两夜。工人们看他胃病发作,恳求他坐在凳子上休息,焦裕禄爽朗地说:“我顶得住。屁股和板凳结合得多了,腿就会软,人就会懒,就会和工人疏远了。”

建设洛矿,要修一条公路,焦裕禄主动承担了这个紧急任务。由于临时搭建的工棚少,他把工棚留给工人住,自己带头把铺盖搬到野外,还风趣地说:“天作房地作床,这么大的屋子,这么大的床,往哪找啊!”搬运机器零件的电瓶车没电了,为解决充电难题,焦裕禄与电工周学才一起苦战三天两夜,自制了一台土充电机,不但解决了车间电瓶车充电问题,而且使全厂十几辆电瓶车全部开动起来;为了突破铸钢备件800吨的任务,焦裕禄在患严重胃病和肝炎的情况下,翻阅600多张图纸忘我工作……

9年的工业建设与工厂管理生涯,开阔了焦裕禄的视野,培养了他大工业的气魄和宽广的胸怀,涵养了他科学求实的作风和精神。

一直以来,中信重工党委带领全体党员职工传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带动大家深化对焦裕禄精神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使其成为党员职工的强大精神力量和自觉行为规范。

杨奎烈,中信重工能源供应公司原党委书记、经理。自1978年从部队转业到中信重工工作后,杨奎烈始终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兄弟们,跟我上!”“功到自然成。”熟悉杨奎烈的人都知道,这是他的口头禅。进入新世纪,企业进行“二次创业”,开始建设“新重机”工程,越是危、重、险、急的施工现场,越是少不了杨奎烈的身影。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创造了中信重工电气安装史上的一个个奇迹。2011年5月27日,被同事称为“拼命三郎”的杨奎烈突然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他最放不下的还是工作。即便病情恶化,他仍主动参加会议,用拳头抵着腹部直到安排完工作才离开。杨奎烈去世后,市委、市政府追授他为“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沿着焦裕禄走过的路,不仅仅是杨奎烈,更多的人在阔步前行。在焦裕禄精神的感召下,中信重工先后涌现出党的十一大代表、“刘玉华姑娘组”组长刘玉华,全国劳动模范、“万斤钉精神”组长曲绍惠,以及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刘新安,“大国工匠”杨金安等一批产业工人先进典型。如今的中信重工,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全球领先的矿山装备制造商。

中信重工的发展,是洛阳工业发展的缩影。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已经成为洛阳广大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发展动力。2021年,我市工业增加值1899.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六大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43.9%和33.8%。

2 争当焦裕禄精神的忠诚践行者

1953年,洛矿决定派出年轻干部和技术人员到全国著名高等院校深造,培养工业建设人才,焦裕禄等5人被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

能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深造,让焦裕禄异常兴奋,他为自己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而感到幸运。他也清醒地认识到,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将面临诸多困难。

根据学习计划,焦裕禄要速学中学课程,达到高中文化程度后,再编入本科班学习。然而,焦裕禄只有小学文化,几何、代数……这些课程对他来说太难了。

焦裕禄迎难而上,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剩余时间全都用在了学习上。他的数、理、化成绩飞速提高,不仅在速成班的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还被评为优秀学员。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深的缅怀是践行。焦裕禄迎难而上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全市党员干部勇往直前。

“马海明的口头禅就是‘向焦裕禄同志看齐’。马海明带领重渡沟村民脱贫致富,是焦裕禄迎难而上精神指引的结果。”栾川县重渡沟风景区总经理刘海峰说。

马海明曾任栾川县潭头镇副镇长,1996年,他主动请缨开发重渡沟,发誓要让这里的百姓依靠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面对困难,马海明说:“比焦裕禄同志还难吗?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我们要迎难而上。”

1999年7月,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重渡沟景区终于开门营业。如今,这里的群众年均收入达到5万元,彻底摆脱了贫困。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哪里有贫困乡亲,哪里要改变面貌,党员干部就出现在哪里。

童红涛是市委统战部干部,曾任洛宁县东宋镇郭村第一书记。3年多时间,他和村“两委”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奋斗,建强支部,发展特色种植,交出了属于郭村人的脱贫答卷。

武淞生是嵩县黄庄乡三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他的带领下,该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写生产业,每年吸引6万余名写生游客前来,彻底摘掉了深度贫困村帽子,成为远近闻名的“手绘小镇”。

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72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49.9万贫困人口奔向小康,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

从马海明、童红涛、武淞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焦裕禄的影子,看到了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

“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始终保持一种敢做善成的勇气,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 武淞生说,焦裕禄精神无坚不摧,他将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持续弘扬焦裕禄精神,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3 让焦裕禄精神永远焕发时代光芒

杨奎烈、马海明、童红涛、武淞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洛阳这片曾经滋养过焦裕禄的土地上,走出了众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焦裕禄精神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始终焕发时代光芒。

洛阳始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焦裕禄精神的丰富内涵,把传承焦裕禄精神同履行好自身职责、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成效体现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推动洛阳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今日之洛阳,焦裕禄精神早已融入党员干部的血脉筋骨,注入灵魂深处,体现在城市的点滴变化中。

看大街小巷,社区体育公园、养老服务中心、城市书房星罗棋布,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让幸福生活一键直达,洛阳人民尽享惬意生活,洛阳城的承载力、亲和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

看危急时刻,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来势汹汹的疫情,全市党员干部迎难而上、毫不退缩,勇敢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击退一场场进攻,取得一场场胜利。

看重点工作,在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无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奉献在前,洛阳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产业转型实现新突破、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重振洛阳辉煌的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这都是“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在洛阳传承发展、发扬光大的生动注脚。

在阔步前进的路上,焦裕禄精神在洛阳依然闪亮,焦裕禄精神长存天地、永放光芒!

洛报融媒记者 李三旺 孙小蕊

本版图片统筹:洛报融媒记者 张怡熙 通讯员 黄政伟

 

焦裕禄光辉印记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北崮山村一个农民家庭,7岁进入博山第六小学上学,11岁时辍学。

1938年,日寇占领博山,焦裕禄的人生彻底改变。家里生活难以为继,债主上门催债,焦裕禄的父亲悲愤交加,在一个清晨自尽。父亲去世后,焦裕禄与母亲一起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1942年,日寇开始强化治安,焦裕禄被抓到了博山监狱,随后还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做苦工。

1943年,焦裕禄从抚顺煤矿逃出来,因家中无法生活下去,又逃到江苏宿迁,给一家地主当了两年长工。

1945年,焦裕禄回到家乡,加入村里的民兵队伍,走上革命道路。

1946年1月,由于在工作中表现积极,焦裕禄在家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后期,焦裕禄随军离开山东,到了河南,分配到尉氏县工作,先后任区长、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县委副书记等职。他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民兵、建立农会,巩固了新生政权。

1953年6月,时任共青团郑州地委副书记的焦裕禄被党组织选派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并在此度过了9年时光。刚到洛矿,焦裕禄任厂筹建处资料办公室秘书组副组长,收集施工需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他抢着干活,带领大家不到3个月就修好一条重要道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焦”。

1954年4月,为进一步学习工业知识,焦裕禄被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了近一年时间。

1955年3月,焦裕禄到大连起重机厂实习。

1956年年底,焦裕禄返回洛阳矿山机器厂,担任一金工车间主任、生产调度科科长等职务。他带领大家仅用3个月时间就成功研制出新中国首台新型直径2.5米双筒提升机,在我国机械制造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在洛矿的工作经历,锤炼了焦裕禄的意志,孕育了焦裕禄的品格,也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1962年6月,为了加强农村工作,焦裕禄又被调回开封市尉氏县,任县委副书记。1962年12月,焦裕禄被调到开封市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为了防治兰考涝、沙、碱“三害”,焦裕禄亲自带队逐个大队调查走访。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他马不停蹄地跑遍了全县149个大队中的120多个。当时,焦裕禄的肝病已经相当严重。许多同志劝他不要下去,在家里等着听汇报就行了。他却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焦裕禄最终摸清了兰考“三害”规律,总结出了一套治理“三害”行之有效的办法。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1964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号召全省干部学习焦裕禄同志忠心耿耿地为党为人民工作的革命精神。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全面介绍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焦裕禄的热潮。 洛报融媒记者 孙小蕊

 

焦裕禄金句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干革命就得敢闯!成功了,有经验;失败了,有教训。只要敢闯,就能从困难中杀出一条路来。

——啥是丢人?好吃懒做,贪图享受,才是真正的丢人。

——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把我运回兰考, 埋在沙堆上,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 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屁股和板凳结合得多了,腿就会软,人就会懒,就会和工人疏远了。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当工作感到没办法的时候,你就到群众中去,问问群众,你就有办法了。 (据人民网)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