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魅力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名吃荟萃
头发染黑了 健康染没了
牙齿松动救治需及时
千山活血膏治疗骨病效果好
血站职工搞创卫
睡得沉稳不做梦 告别抑郁好心情
百年秘方巧治失眠
鼓膜穿孔 一定要“修补”
偏瘫康复后还能骑单车
爱心送交警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4 月 17 日 星期    【打印】  
魅力洛阳④
名吃荟萃
■ 本报记者 石文禹/文 时艳/图
武则天水席宴群臣

牡丹燕菜之“众星捧月”

    核心提示:洛阳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上长期的都城地位,孕育了丰富、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其中,名扬四方的洛阳水席,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代表了洛阳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此外,从百姓中来、又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浆面条及各种汤类,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河洛人民,成为“平民饮食”的杰出代表。

  洛阳,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饮食文化方面,洛阳由于广泛吸取了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的优点,虽然没有中国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那样有名,但形成了自己重实用、不重花样、素油低盐、调味适中等特色,在中原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

  河南府三宝之一:浆面条

  “先生,来什么主食?”

  “哦,每人来一份浆面条吧。”

  洛阳人宴请宾客,凉菜、热菜吃罢,在最后上主食时,往往选择的是浆面条。

  浆面条既经济又可口,确是洛阳的传统名食。有民谚云:河南府有三宝,孟津梨,灵宝枣,洛阳城里浆面条。

  浆面条制作简单,它是将豆浆置于适当的温度下,发酵变酸,然后放入锅内加热到摄氏80度左右,待液面生成一种蘑菇状的浆沫时,加入少许香油,反复搅拌至滚沸;这时,将面条下入锅内(最好是杂面条),不断搅面使之呈糊状。然后,将调制好的盐、葱花、青豆、芹菜、韭菜、辣椒等加入即成。

  浆面条成本低,味道美,易于消化,千百年来,流传不衰。在长期生活中,人们对浆面条的吃法也不断创新。有种吃法是,将剩浆饭与葱、蒜等一起炒热,更好吃。洛阳老百姓常说:浆面条热三遍,给个县长也不换。

  任何一种饮食文化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是内合养身益寿、外应地方物产二者互相调和的必然结果。洛阳地处盆地,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伊、洛、瀍、涧纵横其间,南部有伏牛山区,北有邙山、黄河,四郊土地肥沃。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这一地区五谷杂粮、四季果蔬应有尽有,为洛阳饮食的丰富性提供了必备条件。

  洛阳的传统名食除浆面条外,还有张家馄饨、新安烫面角、洛阳炒面、洛阳锅贴、糊涂面条、菜馍等60余种。其中,张家馄饨在老城一带名气尤大。张家馄饨,又称“马蹄街馄饨”,创始人为张须,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该馄饨以选料丰富、味美见长。1920年,张家馄饨第二代人张茶坤对配料和品种加以创新和改进,以白面、鸡肉、鸡血、薄鸡蛋饼、虾仁、水粉丝、榨菜等为主料,以大油、胡椒、酱油、鸡汤、猪肉汤、陈醋为辅料,冬天配韭黄、大葱,春天配嫩韭、香椿,从而使张家馄饨更具有精细、味道纯正鲜美、喷香适口、酸辣俱全的特点,渐渐名声大振。

  洛阳水席美名传四方

  洛阳为十三朝古都,从夏至宋,这一地区都较为繁华,不同文化在这里交融,四方异味在这里荟萃,自然烹饪业也多彩多姿,博大精深。洛阳水席就是其中的代表。

  出行洛阳,不品尝洛阳水席,不算真正到过洛阳。

  据考证,洛阳水席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北魏到隋唐,洛阳地区佛教兴盛,寺庵星罗棋布,僧尼众多。他们为获得上流社会的支持,潜心研究精美的素质斋饭,用以款待有地位的施主。他们采用当地土特产,根据民间膳食多用汤类的特点,制成了连汤带水一起餐用的菜肴,这就是最早的水席。

  这种做法不仅成本低,而且连汤带水一起食用,益于消化,富于营养。王公贵族食腻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初尝素食,倍觉清爽可口,味道新鲜,于是,这种素食制作方法很快传播到上流社会,经过改进加工,配上山珍海味,开始登上宫廷和官场的大雅之堂。随后,一些较富庶的百姓,为讲排场和摆阔气,又把这素食荤做的汤菜搬到民间的宴席上。因当时还没有八仙桌和圆面桌,席面较小,采用了一道换一道的上菜方法,这就是洛阳水席的雏形。

  洛阳水席起源于民间,发展兴盛于民间,千百年来,在河洛大地得到广泛流传、创新和改进,用料上更加精细高级,同时制作工艺和上菜程序更趋合理,使得水席成了洛阳著名的宴席。对吃水席最讲究的要数洛阳老城区的市民,老汤客常常端起一勺汤就能品出是否正宗,是否名家烹制。现今市内各大酒店中,则以百年老字号——真不同为正宗,水席烹制名手云集。

  洛阳水席的取材多为本地特产,如小麦面粉、玉米面粉、豆制品、红薯、萝卜、粉条等;占有一定比例的荤菜也以实用为原则,且多为常见。这样制作水席既可保证原料来源丰富,制作方便,又体现了地方特色。

  洛阳水席的独特风味在于它菜菜带汤,而又汤汤不同,变幻有方,雅趣无穷,此为水席的第一个含义。所以,众多厨艺高手都在汤的制作上下工夫,所谓“唱戏的腔,厨师的汤”。

  上菜程序讲究,如行云流水,是水席的第二个含义。洛阳水席一般有24道菜,先上8个冷盘下酒,冷盘为4荤4素;继而上16个热菜,热菜用不同型号青花海碗盛放。16个热菜中有4个压桌菜,其他12个菜,每3个味道相近的为一组,每组各有一道大菜领头,叫“带子上朝”,吃一道上一道,如行云流水,穿梭不息。

  提起洛阳水席,不得不说说牡丹燕菜。牡丹燕菜是水席中的第一道热菜,也是水席中最有代表性的菜。关于燕菜的传说和故事,也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牡丹燕菜最初叫假燕菜。据说武则天执政时期,洛阳东关一块菜地里长出一个数十斤重的大萝卜,长约三尺,农民视为神奇之物,送进宫去以示丰收吉庆。武则天很高兴,命御膳厨师用此萝卜做一道菜。御厨知道用萝卜做不出什么好菜,但又慑于女皇的威严,只得从命。御厨苦思冥想,精细加工萝卜丝,并配以山珍海味,制成汤羹,奉献女皇。谁知女皇品尝后,顿觉鲜嫩可口,味道独特;加上萝卜丝丝透亮,形似燕窝,女皇随即赐名“假燕菜”。从此,王公贵族设宴时常用“假燕菜”作为首道菜。以后这道菜传至民间,老百姓吃不起山珍海味,就用肉丝、鸡蛋、香菜等来烹制,日久天长,大家就叫它“洛阳燕菜”。

  洛阳燕菜今叫做牡丹燕菜,自然也有其来历。1973年10月,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问洛阳,市领导设水席招待。厨师在洛阳燕菜上又别出心裁,增加了一朵鸡蛋雕的牡丹花,造型逼真,鲜艳夺目。周总理很高兴,便风趣地说:“洛阳牡丹江甲天下,菜里也能长出牡丹花!”于是,洛阳燕菜有了一个富贵吉祥的名字——牡丹燕菜。

  洛阳水席16道热菜除牡丹燕菜外,那15道分别是,洛阳肉片、大葱烩海参、料子嫩鸡、酸辣烩鱿鱼、清汤鸽蛋、鲤鱼跃龙门、烩肚丝、生汆肉丸、油炒八宝饭、蜜汁红薯、甜酒山楂涝、红扒肘子、香菇菜心、洛阳海参、如意蛋汤。

  洛阳宴席除水席宴外,还有洛阳清真水席宴、洛阳牡丹宴、洛阳风味宴、洛阳宫廷宴、“祖庭”素宴、洛阳家宴等,特色各异,能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

  “喝汤”在洛阳

  洛阳百姓晚饭多为面条一类的稀食,俗称“喝汤”。晚上人们见面打招呼一般不说“吃晚饭了没有?”而是问“喝汤了没有?”

  说起汤,确实是洛阳饮食结构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主食而言,家居早晚主要有白面汤、玉米面汤、玉米糁汤、小米汤、白面疙瘩汤、麦仁汤等,主要是淡食,称作“甜汤”;城镇市面上则多为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臭杂肝汤、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汤、油茶等,称作“咸汤”。

  “喝汤”在洛阳,指的是咸汤,典型的要数牛肉汤和羊肉汤。

  牛肉汤一般讲究汤色要白,味道要厚,吃油不见油,不腥不腻;肉要越瘦越好,一嚼即烂;锅盔不能一泡即烂,辣椒油则以秦椒为上品(把清油烧沸,将干辣椒及调料一块炸)。牛肉汤的制法:用健康活牛宰杀的鲜牛肉,先泡洗多次,出净血水,等水开后下锅。但单用牛肉煮出的汤,不白不浓,必须将牛骨头、牛肚子与肉放在一起煮,这样煮出来的汤才又稠又浓又肥,且呈乳白色。所以,一锅好的牛肉汤需要一架牛骨头并带全杂碎一起下锅煮才行。

  煮肉也有讲究。肉下锅后,滚起的血沫要全部清完,再下佐料(大茴、小茴、花椒、毕卜、良姜、桂枝、丁香、玉果、白芷、肉蔻、豆蔻、陈皮等),先旺火滚,后文火焖,约煮3小时即成。煮好后,先出肉,后撇油,卖汤时再把油加锅内,加上味精,把牛肉切成薄肉片销售。

  羊肉汤和驴肉汤的做法与牛肉汤大同小异,也都很有讲究。如驴肉汤中最高级的是“金钱肉”,若有白血则更佳,因白血为驴血的血清,其制作过程比较复杂,汤馆中不是天天都有。

  臭杂肝汤妙在一个“臭”字,不臭不行,臭过头也不行。

  洛阳豆腐汤风味也很别致。豆腐汤主要配姜,姜多味才美;而豆腐汤越煮越好吃,俗语云:千滚豆腐万滚鱼。

  喝汤方式多种多样。汤可端回家喝,也可以就地喝。有经验的多选择就地喝,因为端回家喝,缺少了喝汤的气氛,似乎汤味大打折扣。喝汤可早可晚,但老汤客多选择早上7点以前去喝汤,因为这样能喝到炖了一宿的高汤;7点以后,喝的人多了,汤的浓度不够,汤馆就得往汤是添明油,自然汤味就不同了。许多汤客们在喝汤时,习惯端着碗或站或蹲且当街喝,汤馆里有空桌凳也不坐,三五一堆的当街排开,似乎这样喝汤才最有味道。

  据测算,洛阳市区目前汤馆不下400家,在长期经营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老汤馆”:

  阎记羊肉汤。清末由阎明全创制,至今已传四代。阎家羊肉汤以味鲜、汤稠、量足、无膻味闻名。

  马家牛肉汤。马杰山、马小道两家较有历史。两家的特点是汤考究,用肉实在,全是原汁汤,不续水,卖完关门;卖的肉全是新鲜的牛后腿肉,当天不剩肉。

  高家驴肉汤。起源于清咸丰年间,由东关屠户高小板经营,以选料上乘、工艺独特、味道鲜美著称。

  九府门杂肝汤。经营最有名的数许丙臣、刘荣二位,其配料杂,成汤臭里透香,吃时佐以硬面锅盔,味道极爽。

  小碗牛肉汤。起源于民国初年,由李建章之父创制,已有七八十年经营史,以其肉香汤黄取胜,肉切成四方块,佐以硬面油旋进食最佳。

  商记牛肉汤。始为老城吴家街商老根经营,已有六七十年,其汤分甜、咸两种,以肥、醇、烂闻名,所用香料十几种,所制辣椒油方法独特,用蒜和辣椒同炸,呈香不凡。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