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我为什么不怕“露富”
善意是一扇门
数字统治世界
我的股市人生
清新明丽 雅俗共赏
新闻网广告
结账与借钱
游牡丹园偶感
花城之夜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5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清新明丽 雅俗共赏
——看周清波的山水画
  啸风欲雨秋 (国画) 周清波
  空翠云深 (国画) 周清波
  中国画有大俗大雅、阳春白雪、媚俗匠气等种种格调,每种格调都显示着绘画人的技巧功底、艺术修养、思想境界。

  普通人的眼光喜欢造型准确、内容吉祥,好看!

  有艺术修养者喜爱作品技艺熟练、手法出新、内涵深邃,耐看!

  各类作品虽然从艺术价值上看有天壤之别,但都有自己的受众群。咱们试着把八大山人一幅逸笔草草的枯枝八哥图和一幅无名画工的工笔富贵牡丹图,同时“不小心处理”给了收费品的朋友,他会把哪一幅画顺手贴在自己的陋室里美滋滋地欣赏?

  观众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我敬重阳春白雪的艺术珍品,但更推崇雅俗共赏的艺术佳构——让更多人看得懂、喜欢,从而陶冶欣赏者的艺术情操。

  周清波的画是雅俗共赏的。这里单说说他的山水画。

  周清波的画严谨。其用笔,多用碎笔短线,勾线时起承转合,笔笔显书法韵味,见笔见力;其造型山峦起伏,树影婆娑,飞瀑积潭,逼真生动;其造景,可看可居可游,气象万千,得大自然神趣。

  但不仅仅是严谨。只有严谨,便得让位于更逼真的摄影艺术了,便容易沦落为没有艺术个性的匠气了。他追求的是在严谨前提下的变化:用笔虚处只见干湿浓淡墨色变化,却看不出落笔收笔;造型虚处云遮雾罩,山岚中隐隐约约有峰峦沟壑;造景上让人觉得既亲切得似曾游过居过,却又新奇得如仙人居所,屡现异峰奇树,诡谲多变。正是这些技法、构思、表现上的富有变化,才引发了赏画人的艺术想象力,去品味琢磨,思绪飞扬。

  周清波艺术形式上喜爱创新,他的山水画一改先施墨再敷彩的常规,往往是先用色彩表现山石结构,浑然一体且有层次,然后用浓墨破之,破其“媚”、“花”,取得了色不碍墨、墨色并重的效果,展示出色的清丽和墨的沉稳,有着壁画般的亮度。

  周清波摸索出用肌理性彩墨刻画山石结构和质量感的独特方法。一位画家说过:如何解决中国画的厚度问题,一直是困扰国画家的一个难题。譬如敦煌壁画,如果拍成照片,壁画中的残缺和斑驳使人感到壁画有很强的厚重感,如果我们临摹壁画时把残缺、斑驳修复完整,这种厚重感立刻消失。周清波对此说法顿有所悟,找来颜色等材料做了上百次试验,借助物理化学的方法制造出肌理性彩墨,用以刻画山石结构和质量感,视觉上感觉很厚,甚至有了三维空间感觉。

  周清波用色亮丽,笔下的山光水色分外清新明丽,犹如春雨洗过。这些特点,使周清波的画十分好看,又耐品味,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他的作品《峪里秋晴》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古岭夕照》获庆祝建党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幽谷春晓》入选“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秋雨过太行》入选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览。出版有《写意胭脂牡丹画法》、《工笔线描——太行山》等。

  周清波,1963年4月生,1987年河南大学美术系绘画专业本科毕业,同年分配到河南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1991年至1992年在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学习。1993年5月至今在洛阳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我想,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并非易事。

           山中闲云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