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女人与美丽
盖茨 不爱穿名牌
陪母亲吃饭
熨斗里的凉开水
走近绣楼
读客广告
牵妈妈的手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5 月 14 日 星期    【打印】  
河洛记忆
走近绣楼
  在洛宁县东宋乡,有个村庄叫丈庄,北靠崤山,南临渡洋河,这里住着宋代理学家“二程”的后人,因此,当地老年人称它“程家庄”。村庄有座“二程祠”,至今还供奉着先贤程颢、程颐的塑像,还有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屡次重修“二程祠”的三通古碑。

  村子东头,在竹林掩映中,有一片清代建筑,据说是“二程”后人、清代怀庆府总兵程富亮的宅邸,三进四合院五所,砖木结构,一百多间房屋。程家大院从前到后分为前院、中院、后院;房屋有门庭、垂花门、东西厢房、上房和绣楼。建筑规制严格,上下秩序井然。特别是后院高耸的绣楼,格外庄严,引人注目。

  今年春上,我们前往绣楼观览。

  绣楼高14米、长15米、宽10米,三层,墙体很厚,一砖达顶,茬茬相压,密密实实。瓦盖与墙砖紧扣,鸱吻雄镇屋脊。百年风雨,墙面干净得如水洗一般。

  须登十六级台阶才能进入绣楼唯一的门洞。

  窄窄的门洞,仅容一人。低头进门,一片灰暗,半天才能把视力调整过来。一楼砖拱窑,两旁设暗室,东侧砌梯道,人只能躬身上楼。木楼板上铺方砖,隔音。每层楼梯均造封口,合上厚重的封口盖板,严丝合缝,一只蚊子都甭想飞上来。给人的感觉,这应当是一个构造完善的防御工事,很难与千金小姐的闺阁相联系。

  绣楼,建筑之大气,窗户设置之小气,反差极大,令人压抑。

  绣楼正面有七个窗户,且又小又厚,透入几缕光亮。从墙体外面看,绣楼如碉堡一般,临着路边的山墙,只有一扇窗。解放后,绣楼一直为“大队部”所用,几只高音喇叭从窗户探出,窗口被堵满了。

  不知道的人往往会错认为这是座坚固的炮楼。然而,百年前,程家的女子就是借着小窗透进的一缕亮光,守着祖上传下的贞节观。

  “简直是一座女子监狱!”

  一位女同伴忍不住叫起来。

  “住到这里面能把人急死!”跟在我们身后的一位妇女是本村媳妇刘花贤。她说:“嫁过来十几年,这是第一次上绣楼。这房子白送俺也不住!”

  绣楼让人想起闺阁、大家闺秀、藏在深闺无人识、绣楼上面抛绣球等许多香艳的词句,它们总是在书本里蹦来跳去,叫人心里痒痒的。《西厢记》里的崔莺莺、《牡丹亭》里的杜丽娘是绣楼里走出的女性,她们受到了什么样的肉体折磨和精神摧残,才迸发出那般强烈的叛逆精神?我们是第一次接触绣楼,原来是这般坚固的防“叛逆”“净门风”的牢笼呀!

  “黑咕隆咚,把自己的闺女锁在里面,好狠心!”我们那位女同伴又发出怨愤的感慨。和她一起来的丈夫,是位大学教师,接了一句:“都是程颢、程颐俩兄弟惹得祸!”

  是吗?

  我们沉闷地从绣楼走出来。在旁边罩房外有一位老奶奶和几位妇女正绕着灶台炒一锅香喷喷的菜。我心中纳闷:绣楼早已人去楼空,哪里还有小姐丫环,她们为谁忙碌?

  原来,在绣楼后面,一户人家在建造新房,正值结顶,全村几十号人都来帮忙,男劳力上了房顶,妇女在下面洗菜做饭,大家通力合作为邻居帮忙。传统的邻里互助精神,不正是 “二程义理”大力提倡的美德?今天,他们的后代仍然传承、延续着。

  傍晚,从丈庄回来,我翻看了《中国哲学史》,被称为北宋明道先生的程颢、京西国子监教授程颐,对中国思想发展史作过重大贡献。但是,他们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阴阳尊卑之义,男女长幼之序。男在女上,乃理之常”等封建思想,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据此演绎出“女诫”“女德”等许多束缚女性的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影响力,透过程家的绣楼可见一斑。“二程义理”的消极部分,诸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道德标准,千百年来,不知摧残了多少妇女,包括“二程”的后代。如今,“二程义理”学说不合理的部分,也被程家后人摒弃。

  我们在仰观丈庄绣楼、瞻仰“二程祠”、欣赏精致古雅的清代建筑的同时,不能不为从绣楼里走出的一代又一代“大家闺秀”掬一把同情之泪。

  

  三步桥/文 山中闲云/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