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偃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潘沟村: 沼气“燃”亮山村希望
偃师优质小麦今年仍有好收成
史家窑: 石头窝里建设沼气池
偃师国税单月超亿元
公益广告
动感偃师
政务网站为何如此脆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6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良种当家 科技支撑 产业化生产
偃师优质小麦今年仍有好收成
  本报讯 近日,我们走进偃师伊洛河滩区,满眼是一片忙碌景象,金黄的麦田里收割机正隆隆收割,收割过的地块里,不少农民在用免耕播种机抢墒播种玉米,公路上,三轮车、拖拉机、汽车正忙着运送收打下来的麦子。

  据偃师市农业局农业科技人员介绍,去年冬季以来,虽然灾害较多,但对偃师市小麦基本上影响不大,水地小麦平均亩产达408.9公斤,较去年每亩增产4.8公斤,增产1.2%;坡岭旱地小麦略有减产。据介绍,偃师今年小麦种植面积达50.7万亩,平均亩产362.7公斤,总产18391.23万公斤;其中水地小麦种植面积38.7万亩,总产达15824.43万公斤。在灾害较多的年份,仍然有较好的收成,农业专家说,良种种植、科技支撑功不可没,尤其是产业化生产让偃师优质小麦生产“锦上添花”。

  偃师市农业基础较好,是国家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小麦育种久负盛名,曾涌现出刘应祥、李德炎、徐才智等一批全国闻名的小麦栽培和育种专家,选育出偃师4号、豫麦18、豫麦63、偃师16等一大批优良品种, 承担了国家“九五”、“十五”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率先实现了小麦大面积单产500公斤到600公斤的飞跃,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

  近年来,偃师市努力变科研优势为产业优势,把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和小麦良种繁育作为该市农业的五大支柱产业来抓,以“公司+基地+农户”形式推动优质小麦生产产业化,全市优质小麦种植45万亩,其中种子繁育基地8万亩,每年繁育种子3500万公斤。偃师市种子公司的3万亩优质小麦获得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全市现有小麦良种生产加工企业13家,以偃师市种子公司、才智种子公司为龙头的种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辐射豫东、豫西、豫南地区和黄淮小麦产区的安徽、河北、江苏等11个省(市),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县(市)级种子批发市场,年外销种子2000多万公斤。以盛隆公司为龙头的小麦深加工,带动了全市优质小麦的生产,全市年产优质小麦1亿公斤,为农民增收1000万元左右,不仅满足了偃师本地粮食加工企业的需求,而且大批销往外地,使偃师成为河南乃至全国有名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

  在小麦良种和优质小麦生产过程中,偃师市注重政策落实,今年该市的29万亩优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涉及全市277个行政村、8.7万农户,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该市采用按户造册的办法发放补贴券,采取公开招标统一供种的办法,把良种补贴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去年播种前,为农民发放小麦良种补贴290万元。同时,该市积极发挥市农技站、农科所、市植保站和其他农业科研部门的科技支撑作用,在小麦播种前、越冬期、春季管理、灌浆期各个生产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进行技术指导,通过举办电视讲座、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为农民送去栽培技术。目前,该市主要种植的品种有偃展4110、豫麦18等本地小麦良种和济麦20、西农979等外地引进良种。去年冬季以来,尽管豫西地区遭受了小麦暖冬旺长、春季冻害、抽穗后倒伏、中后期干旱少雨等灾害,但由于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农业科技部门及时采取技术措施,小麦管理到位,损失降低到了最小限度,使今年的小麦仍然喜获丰收。

  在采访途中,我们遇到了首阳山镇韩旗村一位叫陈孬的小伙子,他正开着三轮车往盛隆公司设在首阳山的存粮点送粮。他说:“把小麦存在面粉厂,吃时候再取,省地方也省心,多余的还可以卖钱。”瞧,存粮代储,产业化服务,已经深入农民生活。     (李向阳 周敬辉)

  相关链接:近年来,偃师市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养殖业以奶牛为主,全市奶牛养殖小区达26个,奶牛存栏2.92万头。种植业形成了鲜食葡萄、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小麦良种和优质小麦五大支柱产业。目前全市蔬菜种植15万多亩,温室大棚、中拱棚7850个,偃师特产银条种植面积达8000亩;鲜食葡萄种植2.2万亩;花卉苗木种植总面积达3.3万亩,其中黄杨面积达1.3万亩,成为豫西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25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6个。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