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生活百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生活百味》欢迎投稿
我的父亲母亲
人造天河
抠门儿的妻子
新闻网广告
关系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6 月 27 日 星期    【打印】  
我的父亲母亲
    讲述人:姚智清 女 洛阳师院文学院

  采访时间 6月17日 采访记者:贺舒军

  看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时,我被片中简单而有诗意的故事情节所感动。一碗饺子和一枚发卡引发的爱情,看起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幼稚得不能再幼稚,我的父亲、母亲拥有的也正是那种看似简单的恋情。

  

  上世纪50年代末,父亲、母亲一见钟情。父亲是军官,从朝鲜战场回来后,在母亲的家乡休整。他经常带着一帮漂亮的女文工团团员到处演出,以搞好军民关系。母亲当时则是村里数一数二的漂亮姑娘,还是能干的妇女队长。在一次演出结束后,母亲作为村里的干部,上台与演员一一握手,却故意错过了父亲。

  对于这段往事,父亲从来不说,母亲却常常提起,就连幼小的我也能感受得到她的幸福。父亲是个做事简单的人,从不耍花招,但那次他却耍了个心眼儿,隐瞒了他比母亲大11岁的事实。这事儿让母亲一生耿耿于怀,当然也成为母亲在婚姻生活中撒娇任性的理由。

  记得上高中时,有一天我在家里找东西,突然看到了一份处分书,上面写着父亲不经组织批准擅自恋爱的字样。后来看了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我才知道,他们的感情即使在当时也是极其出格的。我想,这件事便是父亲转业的最直接的理由吧。

  父亲转业时有几种选择,选择人生地不熟的洛阳,完全是因为离山东老家近的缘故。于是,20岁的母亲便跟着父亲远离亲人远离故土。母亲常常提起初到洛阳时的情景:她穿着父亲用一个月的工资给她买的呢子大衣、毛料裤子,让人们十分羡慕。

  但是,接下来的日子却很艰难。父亲很耿直,敢说真话,因此在“文革”时进了学习班。这期间我们几个一个挨一个地出生,全靠母亲一个人带。这还不算什么,母亲生大姐时害了腰痛病,整整半年不能起床,此时的父亲也因病住进了北京宣武医院。父亲脑颅开刀,还算他命大,居然躲过了这一劫,大夫们都说这归功于父亲的乐观性格。当时父亲可以说得上是笑谈生死,唯一令他不安的就是他死后,这世上还留有母亲和他几乎没有抱过的女儿们。他留了话,让母亲改嫁,不必难过。

  父亲晚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医院度过的。1993年我调回洛阳,常常在半夜接到母亲的电话,无一例外都是父亲住院的消息。有一次,父亲住院,母亲放心不下,哭着喊着要去看,结果在医院里摔了一跤,骨折住院了。我们姊妹四个分了工,两个人包一个。父亲常常让大姐回家休息,不必多陪他,让她抽空多去看看母亲。一天晚上,父亲突然病发,脉搏停止了跳动,医院多方抢救,父亲才起死回生。

  有一天夜里,丈夫接了一个电话,然后一声不吭地起来,把孩子也叫了起来。我们回到家里,在楼下就听到了二姐的哭声。父亲去了,身边只有母亲和二姐。在父亲去世前几个月里,我们几乎在医院安了家,母亲常住那里,给父亲做他最爱吃的山东农村的疙瘩汤,我们则排了班,每天轮流着到医院守护父亲。有一次,父亲对我说:“我要是睡了就叫醒我,我怕这一睡就再也醒不了。”我拉着他的手,他又说:“我就是放心不下你妈,我要是死了,你们几个一定要好好照顾你妈……”

  父亲的死对母亲的打击很大,她的头发几乎全白了,性情也大变。以前有父亲的宠爱,母亲几乎像孩子一样任性,自从父亲去世后,她学会了隐忍,学会了随遇而安。在她的卧室里,父亲的遗像长年摆在案头,每有好吃的,总是父亲一个她一个。她常常会描述父亲临终时的样子,哭着提起父亲临终前穿着有洞的破旧的汗衫。记得张洁有篇小说叫《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我想对于母亲来说,这是最好不过的说明了。

  想起父亲一生的艰辛,我不由得悲从中来。前几天开会,当演讲者说“儿女们切记:尽孝要早”时,我的眼泪不由得夺眶而出,那一刻我想起了远在天国的父亲和近在身旁的风烛残年的母亲。

  记者手记 姚智清的讲述真挚、朴实,特别是“儿女们切记:尽孝要早”这句话令我们动容。在父亲节里,姚智清选择了怀念远在天国的父亲和慰藉风烛残年的母亲。是啊,乌鸦尚知反哺,羊羔尚知跪乳,不管有没有母亲节和父亲节,我们都应该尽孝,而且要趁早。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