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走近白园
隔几个小时 打一下父亲的手机
干红、干白及其他
国画
鼓声书韵入梦来
书法
新闻网广告
掌上物 语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7 月 16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胜迹
走近白园
刘彦卿
  时常想起香山,时常梦回白园,但抽出一个完整的时间去造访却实在不易。前两天,忙里偷闲,终于踏上了这方圣土。

  下公共汽车,过龙门大桥,顺着清亮的鸟鸣,经过一条青石小径,我来到白园。

  坐在白园的石凳上,我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与先生近距离接触了。

  先生自幼聪慧,五六岁时便开始识字作诗,9岁时已熟悉声韵,十五六岁时,刻苦读书,志向高远,到29岁那年才进士及第。记得刚入道时,先生想到京城去谋个差使,当时的年轻人到京城工作难度相当大,都得找一个在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罩着才行。于是,先生捧着自己的几首得意诗篇,前往京城长安,去找诗界大腕儿顾况。顾大人看了一眼这个山西出生的小伙子,仿佛闻到了他身上的那股醋味,便以酸酸的口吻,拿他的名字开涮:居易居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啊!

  而先生却不慌不忙,恭恭敬敬将自己的诗作递上去。当顾大人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时候,心里猛然一惊,急忙改口说:“道的个语,居亦易矣。”

  现代人书写起“离离原上草”时,显示出来的是刚劲,是飘逸,是洒脱,却唯独不见先生当年的艰辛和酸楚。

  或许是受到“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刺激,先生穷其一生都在为文人探索简易可行的居住模式,他不但开启了造园中“尺池当江、拳石为山”的先河,还留下了大量描述园林的优美诗文。他在《白洲五亭记》中对物境与匠心之间的关系的评点十分精妙:“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匠心,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

  白园里的这些山水、建筑,不知能否体现出先生的思想和意境?理想的居住似乎就维系在景物之境与匠人之心的两端,好像人们真正居住其间的建筑反而可以被漠视了。

  松柏间的流水曲径将世间的奢华和浮躁阻挡在山外,只有草木的清香和鸟语的婉转在陪着先生沉思。圆形墓冢上植有上千株迎春花,“唐少傅白公墓”碑立于墓前。左旁一块40吨重的天然卧石碑上镌刻着先生的生平,新辟的诗廊里,国内著名书法家写的先生41首名篇,镌刻在长廊石碑上。

  先生生活在唐代后期动荡的年代,皇帝如走马灯似的换,百姓生活凄苦,因此,先生的诗作风格是现实主义的,他提倡向杜甫学习,写下了大量关注农民饥苦的诗作。诗中无不将种种社会问题反映得淋漓尽致,例如:债台如“泰山”:“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负担如“珠峰”:“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官吏如“蝗虫”:“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政策如“谎言”:“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先生一生留下近3000篇诗作。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花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著名论点。

  而现在的人们来到白园,带来的却只是浮躁和喧嚣。看到钟鼓楼,也装模作样去撞几下钟。钟声的确很悠扬,但没有先生的几千首诗篇为底蕴,能有这么浑厚吗?对此,先生倒不在乎,轻叹一声,而我的耳根已隐隐发热。

  先生从58岁开始,定居洛阳。先后担任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任刑部尚书。他在洛阳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的生活。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 。他在舒适的晚年仍然时常想到人民。73岁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两年后病终,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据说先生当年为老友元稹写了墓志铭,得钱六七十万,他全用来修葺了香山寺,还把功劳全归给了好哥们儿元稹。

  漫步白园,我最喜爱的是园内那些小路和石阶。走在这些铺满诗句和华章的小路上,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先生的呼吸和心跳。这样的石阶,很容易就攀上,但要走进先生的内心、达到先生的境界、融入先生的思想却相当不易。

  日落时分,尽管意犹未尽,但我还是轻轻地离开了白园,生怕惊扰夜阑诗人的沉思。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