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铁军”的炊事兵 个个都是好样的
饭 局
“王老五”为何是指单身汉
书法
鼓声书韵入梦来
新闻网广告
毕业了
国画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8 月 2 日 星期    【打印】  
“铁军”的炊事兵 个个都是好样的

  □ 缑清勋

  我是1980年入伍到“铁军”的一名老兵,曾任过司务长、助理员、军需股长等职。

  记得刚入伍时,吃的是“二米饭”(小米、大米),喝的是南瓜汤,接受的第一堂政治教育课是参观“团史馆”。我为自己能加入这个具有光荣传统和辉煌历史的部队而骄傲和自豪。在“铁军”的日日夜夜,我更深地领会了“铁军”自力更生、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刚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还不富裕,军队的伙食标准也不高,因此,全军后勤提出了“生产加补助”的口号。各营、各连都自觉地组织“小生产”活动,菜地都分到了班、排。每逢星期六下午,干部、战士都挽起袖子、卷着裤腿,有提粪桶的,有锄草浇地的,热火朝天地整理着“自留地”,班与班、排与排都铆着劲儿比赛,看谁的瓜长得大,看谁的菜品种多、质量高。那种“南泥湾”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

  1987年的秋天,时任总后勤部部长的洪学智到我部检查后勤工作,当来到九连炊事班时,看到炊事员正在扫面袋,洪学智高兴地说:“可别小看扫面袋,一个面袋扫下来二两面,那全军部队一天能扫多少呢?大家要算一下细账呀!”随后他又来到猪圈和菜地,看到战士正在菜地锄草施肥,他接过工具,手把手地做起示范来,一招一式都非常认真。

  1991年7月,我部接到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参加全军夜训现场会。接受任务后,我率领二营的五个炊事班进驻训练场,进行封闭式训练,一住就是两个多月。大家风餐露宿,从革新蔽光灶到技能训练,每天蒙着眼睛反复操练,很多炊事员的手指都被切破了无数次,但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汇报表演成功,为英雄的部队争得荣誉。

  大家的汗水没有白流,夜训现场会表演的那天晚上,战士们憋足了劲儿,从下达命令开始,最快的机二连炊事班只用了22分钟就做好了供一个连队食用的四菜一汤,外加一战备锅米饭,最慢的也只用了27分钟。炊事班把饭菜端上主席台让各位首长品尝,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张万年赞不绝口,夸“铁军”的炊事兵个个都是好样的。我们革新的多功能折叠式蔽光灶也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奖。

  1984年深秋的一天晚上,连队的紧急集合号骤然响起,当时,我在特务连任司务长。听到号声,我迅速集合炊事班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带到集合场地,原来是部队按照训练计划要进行400公里野营拉练。那时,部队的机械化程度没有现在高,除了给养物资、灶具、病号外,其他人员一律徒步开进。印象最深的是宣传车播出的口号:“‘铁军’面前无困难。铁人、‘铁军’、铁脚板。”我们从营区一出发,一口气就急行军近6个小时,没有一个人掉队。天快亮时,也不知到了一个什么村庄的麦场,上级命令宿营做饭。炊事班的战士虽然又困又乏,但大家抖擞精神,马上各就各位,张罗饭菜。在历经了10余天的摔打之后,终于回到了营区,我现在右腿膝关节弯曲时发出的“吱、吱”响的毛病,就是那次拉练留下的“杰作”。

  现在,我虽然离开了英雄的部队调入省军区系统,但“铁军”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每项工作。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