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奇!茉莉开出双色花
广告
广告
希望自己在教学中不留遗憾
企业裁员需听取工会意见
城西老人棍作伴 城东老人舞棍花
遗失声明
我市网络供应商 暂不推行“包月限时”
肢残教师的灿烂人生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9 月 11 日 星期    【打印】  
棍子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物件了,很多人都喜欢玩,尤其是一些老年人还以棍会友,玩出了新花样——
城西老人棍作伴 城东老人舞棍花
  武汉路上有“丐帮”

  尽管离重阳节还有一段时间,但涧西区的张广林老人已经忙活起来,他要和“丐帮”的老伙计们,举行一场重阳节掂棍登山比赛。

  古往今来,棍子既是工具又是武器,金庸在武侠小说中描写的丐帮中人,都以棍子为武器。

  如今,每天清晨,涧西区武汉路上都会出现一群携带棍子的老年人,有人戏称他们是“丐帮”。不过,这“丐帮”可从不乞讨,他们把棍子作为玩物,结交了不少“棍友”。

  2000年的一天,家住武汉路附近的冯立老人到新安县磁涧镇玩,看到果农正在果园里修整果树,便顺手捡起一根桃树枝带回了家,简单修饰成一根手杖,以后每天清晨到南山上锻炼他都带着这根手杖,用来活动手臂。

  和老冯一同上南山锻炼的还有一对老夫妇,男的是位盲人,老伴总是拉着他的手走路,多有不便。一次,盲人的老伴问老冯:“能不能把你的棍子送给我们?”老冯虽然心有不舍,但看到老两口相濡以沫的样子,还是忍痛割爱了。从此,盲人和老伴再去锻炼,老伴便用棍子牵着他,显得情真意切。

  老冯见状满心欢喜,立即又找来一根棍子用,张广林、吴治国等人也纷纷效仿。见自己引领出一股“潮流”,老冯更加高兴了,动手做成10多根棍子送给他人。

  现在,掂棍的老人约有30人,他们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在武汉路口集合,然后一起向南山进发。

  棍子还是舞文弄墨的好载体,老人们有的用毛笔在棍子上写字,有的用刀刻字,张广林还用电烙铁在棍子上烙字,形成“棍文化”。有的老人在棍子上写上妙趣横生的顺口溜:“四尺棍为友,天天掂着走。谁解其中趣,健身好助手”、“晨练一大群,个个掂根棍。路人指点笑,‘丐帮’后来人”……

  “悟空”现身青年宫

  金箍棒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兵器,可在老城青年宫广场,有一群老人像孙悟空一样,能把棍子舞得呼呼生风。

  带头舞棍子的两位老人是王林江和史洛生,年龄分别为75岁和63岁。他俩舞出的棍子幻化成万千棍影,层层叠叠、密不透风,棍子像着了魔似的在他们手上、肩上、腰间、胯下来回翻飞,棍速时快时慢、时疾时缓……

  两位老人都是从省、市专业剧团退下来的老艺人,舞刀弄枪的基本功非常深厚。他们的棍式和电视上孙悟空舞弄的棍式一样,都是戏曲中的棍花,分劈喉花、掖花、背板花、板花、大刀花等,可以自由组合运用,极富视觉冲击力。

  他们舞棍已有些年头。上世纪90年代初,每天早晨,王林江和史洛生不约而同到老城体育场锻炼,飞舞的棍花使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他俩探讨戏曲、切磋技艺,乐此不疲。别人看他们玩得很开心,也纷纷找来棍子学,王林江就耐心地教他们练习。

  后来,王、史二人转移到洛浦公园锻炼,几个“徒弟”也跟了过去。青年宫广场建成后,王、史二人带着“徒弟”来到这里练棍花,一下子吸引了不少“粉丝”,跟着他们学棍花的不下50人。王林江兴致高涨,还教大家“跑圆场”、“练身段”、“走台步”等。

  史洛生说,练棍花不仅能锻炼人的四肢,使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协调性更好,而且还可以强化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比如一个棍花组合,要考虑怎样编排才合理、科学,棍花之间如何过渡才能使表演更富观赏性,“很多徒弟富有创新意识,突破传统的表演程式,使棍花的艺术性更高了”。

  现在,王林江、史洛生和“徒弟”们每天早上都要在青年宫广场玩上两个小时,变幻莫测的棍花常常引来阵阵喝彩。

  本报记者 李银刚 见习记者 戈晓芳

  刘先生提供线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