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唱进百姓心坎的和谐之音
青年干部军训展风采
农家小吃赛 看谁手艺高
讣 告
遗失声明
广告
广告
广告
公 告
沪深两市 再创新高
自主创新让“北玻制造” 占据国际市场
广告
全国28城区政协 工作研讨会在洛召开
欢迎订购 红提葡萄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9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唱进百姓心坎的和谐之音
——全市“河洛欢歌”广场文化活动综述
  本报记者 李燕锋

    2007年夏天,记者流连在洛阳的城市和乡村,欣赏着城乡盛开的文艺之花:广场,街道,社区,建筑工地……一场场精彩的演出,一张张喜悦的笑脸。

  广场文化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走出了家门,走上了广场,用他们的歌声和舞姿抒发着对洛阳由衷的喜爱,用他们的激情点燃洛阳的夏日夜晚。

  “河洛欢歌”——2007年夏天在群众中叫得最响的词语,一曲唱进百姓心坎的和谐之音!

  文艺之花盛开,劲歌好戏连台

  国家一级评委王慧说,这个夏天她的心情一直特别激动。自从被聘请为涧西区“河洛欢歌”广场活动的评委,她就一场不落地守在各个广场上观看演出。看到为了演出,社区群众借道具,买演出服装,提前守候在舞台前,自发地维持现场秩序,她的心也不断地被感动着……

  其实,同王慧有着同样感受的人不在少数。

  在新区南湖广场,每天都有万余名市民到现场观看演出。不少群众说,夏天的夜晚呆在家里又热又闷,在广场上边乘凉边看节目,是件非常惬意的事儿!每到周末,到广场上看演出的人就更多了,平时宽敞的南湖广场也会显得拥挤起来。小商小贩也“觅”到了商机,推着小车卖小食品、矿泉水。

  在老城区,群众自编自演独具老城韵味的节目,让数万群众倍感亲切;在嵩县,为了使活动办出特色,乡村的“土作家”们也纷纷行动起来,编演节目;在宜阳,持续6年的“滨河之声”活动已创出品牌,成为群众近年来夏日夜晚固定的“期待”;在偃师,过去是城里人“送戏下乡”,如今异常活跃的乡村艺术团体正走上城市的舞台;在伊川,副县长亲自上台演出;在栾川,“河洛欢歌”走进景区吸引了八方游客……据统计,自7月4日“河洛欢歌”县(市)区板块在宜阳启动、7月15日市区板块在新区启动后,两个多月时间里,全市共举办综合性文艺演出500多场,组织社区、村镇、校园、军营文艺巡演600多场,放映电影5579场,观众达807.5万人次。

  为了把高水平、高质量的文艺表演奉献给广大群众,市委宣传部把具体演出工作安排给各个责任单位,各单位按照自身特点,组织编排体现工作性质或特点的节目。在城市区,文化、广电、财政、通信、税务等多个省市级文明单位牵头举办,宣传工作亮点,展示发展成就;在农村,乡镇所属文化站和行政村发挥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农村集贸市场、文化大院、文化广场等场所,讴歌新农村,展现新气象……

  群众的“星光大道”,洛阳的“城市名片”

  偃师市岳滩镇赵庄寨村的张水今年78岁,是个老戏迷,但凡晚上有机会登台露一手,他总会提前穿上戏装,戴着礼帽早早地从村里骑着电动自行车往市区跑。家住涧西区的42岁洛轴职工迟勇武不仅歌唱得好,而且还能吹萨克斯,只因为身体残疾,一直没能找到发挥的机会。今年夏天,坐着轮椅的他在社区的舞台上,以一曲《北国之春》征服了数百名观众……这个夏天,洛阳从城市到乡村,几乎所有文艺爱好者的兴致都被调动了起来,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活,“秀”出自己的歌声和舞姿。

  问大家为何情绪如此高涨,住在涧西中侨社区的王仙菊兴奋地说:“这是咱群众自己的‘星光大道’,上来露一手,心里觉得高兴!”

  一组数字可以显示群众参与“河洛欢歌”活动的积极性有多高:在偃师市,850场次的文化活动,参演人数达万余,其中专业演员仅102人;在洛宁县开展的戏迷擂台赛上,报名选手218人,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4岁,无一人受到专业指导;在孟津县,87个“新风剧团”等民间群众文化艺术团体是演出的主力军……

  在受到本地群众广泛欢迎的同时,“河洛欢歌”也响彻中原大地,受到了中央、省、市各大媒体、网络的普遍关注,逐渐成为洛阳一张新的“城市名片”。来自汝州市的赵女士到洛阳探亲,也慕名前来观看演出。她说:“我特别喜欢豫剧,演出中有很多豫剧名家名段,让我过足了戏瘾,我准备在洛阳多呆几天,多看几场。”一位来洛阳观光旅游的“老外”也受到广场活动氛围的感染,踊跃登台,为观众献上中国民歌《茉莉花》。中央民族乐团、总政歌舞团、总政歌剧团、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知名艺术家也前来献艺,为全市观众献上精美的文化大餐。国际单簧管协会主席、美国单簧管演奏家斯普林和旅美华人单簧管演奏家范磊、旅美华人钢琴演奏家游熹到吉利区举办了专场音乐会,为广大群众献上一流的文化大餐。

  据了解,自活动开展以来,省委宣传部先后组织中央驻豫部分新闻媒体和省直部分新闻媒体,组成“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集中宣传报道团,两次来到洛阳,分别对我市的“河洛欢歌”广场文化活动、宜阳县的“滨河之声”广场文化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国家级主流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大河报》、《东方今报》、《河南商报》、《青年导报》、《文化时报》等省级主流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深入宣传报道,共刊发、播出稿件20多篇(条);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文化网、商都网、大河网等网站共链接34400条相关信息。

  发挥优势,让广场文化活动贴近百姓

  持续两个多月的“河洛欢歌”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今夏众多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当它渐渐落下帷幕的时候,市民们恋恋不舍的目光让记者再一次感觉到群众对广场文化活动的渴求。

  今年牡丹花会期间,我市曾开展“广场狂欢月”活动,整个5月,洛阳城里呈现出“一城之人皆若狂”的场面;今年夏天,“河洛欢歌”再次将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盛夏的夜晚,人们走出了家门,或看演出,或参与表演,让夜晚的洛阳处处显示出浓浓的文化氛围。如何借鉴这次活动的经验,使广场文化活动更能贴近百姓。负责此次活动筹划工作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归宝辰总结出如下特点:

  一是专业演出与业余演出有机结合。在组织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中,各县(市)区、各单位改变过去那种“唱唱跳跳老一套,古装戏剧旧腔调”的传统做法,将专业团体演出和民间艺术团体演出相结合,提高了节目的质量和观众的参与积极性。二是比赛演出和参与演出有机结合。在广场文化活动中,各单位积极探索和优化群众参与机制,将比赛演出和参与演出相结合,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表演,形成台上台下的良性互动。三是集中演出和分散演出有机结合。在整个活动中,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既注重文艺团队的专场演出,也注重充分发挥群众业余表演的积极性,将集中演出和分散演出相结合,演出形式多种多样,使各界群众都能享受到广场文化活动的乐趣。四是广场文化活动和其他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各县(市)区、各单位充分发挥广场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典型引导、宣传动员、示范带动等方法,引导群众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培育健康向上、快乐参与的社会理念,并将广场文化活动向农村、社区、企业、校园和军营延伸,推动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部队文化建设。五是广场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各单位把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同安排、同检查、同评比、同表彰,调动了大家承办和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也正是具备了这些要素,今年我市的“河洛欢歌”活动才最终办出规模、办出特色,成为一曲唱进老百姓心中的和谐之音。我们祝愿,类似的广场文化活动能越办越新。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