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国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我国制定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山东潍坊率先:中秋节放假一天
体验“汉式中秋节”
国家发布促进 规模化养殖用地政策
171条新词发布争议未了
郑铁局“十一”期间 加开旅游专列
理财师缺口达65万人
国家大剧院静候试演
全国手机用户数 超过5亿
新闻网广告
我国99.2%的行政村 开通电话
切实搞好 中秋国庆市场供应
关于河南省庆祝“世界旅游日” 及世界风情巡游活动暨2007河洛文化旅游节开幕式 期间实行道路交通管制的公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9 月 25 日 星期    【打印】  
是妙手偶得 还是审慎之作
171条新词发布争议未了
  “房奴、梨花体、熊猫烧香、学术超男、奔奔族、独二代、晒客、丁宠家庭……”日前,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就近年来流行的各种新生词汇,列出了171条汉语新词语选目。该报告一发布,迅速引起广泛关注,新词是否有普及性等成为议论焦点。在日前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2007国家语言资源与应用语言学高峰论坛上,“171条”再次成为国内外语言学专家争论的焦点。

  “暖巢管家、诺亚规则、半糖夫妻、土腐败、世宗、7时代、擒人节、轻熟女、穷人跑、十五细则……”面对这些“古怪”字眼,研讨会现场一位专家扔下这样一句评语:“我一头雾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研究员顾曰国质疑的是:这171个“新词语”是否都是新词语?“新词语到底如何定性,还需探讨”。

  事实上,记者注意到,外界对“171条”最主要的质疑,也集中在新词的“资格”上。一个叫“老石”的网友的态度很具代表性,他说:“教育部对新词的‘宽容’,就是对社会乱造词语的‘纵容’。这将会对以后人们使用词语产生误导。教育部及国家语委作为管理国家语言文字的权威机构,应该遵守有关法律和语言规范,慎重对待语言文字的新现象,可以跟踪研究,但不应该急于公布。”

  “171条”产生的背景,在此次论坛上得以披露。国家语委的相关课题组持续观察《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30余家报纸,从中发现“候选新词语”,并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考察其使用频率及出现年代。通过反复审慎遴选,获词语数千条,再请专家审定出300余条。之后,利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的动态语料库进行验证,验证语料来自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三类,验证语料规模2005年约7亿汉字,2006年约9亿汉字。最后又请6位词汇学和词典编纂专家审定,得171条。

  “这171条新词语,凝聚着几十位专家学者的学术智慧,利用了语料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研究手段,绝非‘妙手偶得’,实为审慎之作。”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这样说。

  李宇明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意识的空前活跃,新事物、新观念、新词语及其新用法大量涌现。新语言现象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向、传播范围和传播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今年尝试着先公布了171条,并不意味着一年新产生的词只有171条,一个新词是今年产生的还是去年产生的、还是前年产生的,确定起来难度非常大,但是我们会努力找到新词语。”

  学者陈思和则撰文表示,有关“新词汇”的争论虽然是从教育部公布的报告引发的,但是问题的实质,仍然是在文化领域。

  陈思和认为,自从有了网络,各种民间流行文化以及民意取向能够及时传递到文化精英、文化决策者的视野之中,多少影响到文化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新词汇”从收集研究到推广、编入教材,毕竟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因为,从大众文化层面流行的语言,到精英文化层面上的语言运用,再到融入语文教育的核心文化体系,涉及完全不同的文化层面,其内涵不可混为一谈。

  此外,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资深报人江惠迪也指出:“新词语后面都没有附加解释,而中国的通讯社电稿中如果出现了这些词语,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都要进行简单的释意。我希望以后国内对于新词的发布,要考虑发布的方式,给予新词必要的解释。”

  就此,李宇明表示,语言生活状况是国家基本国情,教育部、国家语委会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并提高年度语言生活报告水平,再公布新词时,将会同时配有例句和注释。

  而顾曰国研究员则强调,公布新词语之后,更需要研究监测发布后的负面反馈,且在编写辞典和语文教材时要十分慎重。 (据新华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