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不是一家人 胜似一家亲
磁涧村: 路面坑洼 村里脏乱
开放警营, 让市民了解交警工作
大学晨读:抱怨声中强制前行
2008洛阳新年 烛光婚典开始报名
生活热线
广告
我市获得补助 资金7909万元
客车违章停靠现象须制止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10 月 31 日 星期    【打印】  
大学晨读:抱怨声中强制前行
  刚6时,洛阳师范学院大二学生小郑就从床上爬起来,快速洗漱完毕,背起书包离开宿舍。

  睡眼惺忪的小郑尽管有点情绪,但还是很快在校园里找到一处安静角落,开始读英语。

  睡懒觉在大学校园里曾经司空见惯,但小郑和他的同学们却因学校这学期开始执行的一项新规定“被迫”早起:6时20分以后必须离开宿舍,上午第一节课提前20分钟到教室,学校将派人进行检查,对拒不执行的将严肃处理。

  学校初衷:改变大学生陋习

  在网上输入“大学”、“晨读”等词进行搜索,发现近两年来全国不少高校都提倡晨读。今年4月,以北大、清华为首的20多所高校曾发出晨读的倡议,但现实情况是有晨读习惯的学生仍坚持晨读,而没有这一习惯的却少有响应。

  洛阳师范学院以强制措施督促学生晨读,此举在全国高校中很少见。

  为何会采取这一措施?该校学工处处长安锋告诉记者,学校制定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改变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很多陋习。近年来,睡懒觉、谈恋爱、泡网吧、做兼职等似乎成了大学生的新任务,而“读书”这个学生最本职的使命却被忽视了。以强制的方式将学生从暖暖的被窝中赶到校园里,赶到教室里,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读书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

  对于学校的这项政策,老师们都表示支持。该校历史系一位老师说,以前上课,学生总是踏着铃声往教室跑,早上不锻炼,不晨读,到了课堂上不是看小说就是打瞌睡,一点没有朝气!强制学生晨读、晨练,就是要让他们的每一天都有个好的开始。

  一位退休老教师回忆说,当年学校的教学设施、体育设施还很落后,但每天早上大家都早早起来锻炼,操场上总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现在有了多媒体教室,有了标准的运动场,学生们却都在睡懒觉!常言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真希望校园里读书声再响一些!

  大学生收起怨言捧起书

  “大学生活变得像高中一样紧张。”昨日一早,走在洛阳师范学院的校园里,记者不时听到类似的怨言。该校文学院大二学生小刘说:“小学、高中早读理所当然,但大学里作息习惯、学习方式,甚至生活方式都和中小学不一样,强制晨读不应该。”

  一位正在寻觅安静读书地点的女孩表示,她担任着学校学生会干部,常常因组织社会活动忙到深夜,早晨总起不来。“学校强制晨读,不准睡懒觉,真是不适应!”这位女孩说。

  当然,尽管有些怨言,但多数学生还是很快习惯了晨读,并从中尝到了甜头。生命科学院大二学生小王说,之前学校没有执行这个制度时,早晨醒来虽然也有读书的欲望,但一看同寝室的人都在睡觉,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现在学校有了硬性规定,大家都要早起晨读,自己也不会放松要求了。

  7时40分,第一节有课的学生多数已经坐在了教室里,没课的学生也在自习室或校园里读书、学习。一位教师家属说,往常这个时候,很多学生都慌慌张张地啃着早点、背着书包往教室里赶,整个校园吵吵闹闹的,从这个学期开始,校园里逐渐安静起来。

  强制晨读,在抱怨声中渐成习惯

  从最初的不情愿到现在多数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里走出宿舍、走进教室,经过两个来月的坚持,洛阳师院的这项强制制度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渐渐养成了晨读的习惯。

  该校教育系辅导员、团总支副书记郭颖告诉记者,推行这项制度前,教育系每天只有不到一半学生能早起晨读,强制制度推行后,95%以上的学生都能坚持早起晨读。

  安锋老师则认为,这项制度推行一段时间后,学生们从最初的抵制转变为渐渐适应,下一阶段,学校还要推行强制上晚自习的措施,回归大学生“夜生活”的本来面目。这些措施的推行,不单单是学生管理体制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类似的措施,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素质,抵制当前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对高等教育的侵蚀。

  但安锋也表示,不论是强制措施还是有些学校采取的打卡制度,仅仅是一种手段,学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强制手段让学生都自觉养成早睡早起、晨读晨练的好习惯。

  本报记者 李燕锋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