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瀍河欢歌正远行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7 年 11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瀍河欢歌正远行
——瀍河回族区建区50周年回眸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连维良在瀍河回族区调研工业发展情况。
  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洪昌在瀍河回族区调研经济发展情况。
  区委书记马志强
  区长张文选
  瀍河回族区交通极其便利,焦枝铁路跨区而过,310国道、二广高速在此交会。图为洛阳东车站广场。
  这里是豫西地区最大的名优轿车集散地,目前,4S店达40余家。
  峥嵘岁月,沧桑巨变。

  50年风雨兼程,勤劳智慧的瀍河人民谱写了一篇篇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壮丽华章。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片热土,去触摸她成长的年轮,去追寻她那负重前行又不失轻盈的步履。

  1957年11月15日,瀍河回族区经国务院正式命名。她是全国仅有的5个少数民族城区之一,位于洛阳市东大门。辖区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4.5公里,总面积34.8平方公里;居住着回、汉、满、蒙等22个民族,总人口17万,其中回族占16.5%。

  瀍河回族区南临洛河,北靠邙山,焦枝、陇海铁路穿境而过,310国道、207国道与连霍高速和二广高速在此形成双十字交会。古老的瀍河纵贯全区。

  瀍河回族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唐以来,已有阿拉伯、波斯等国商人来此经商定居,元朝又有大批回军留洛屯垦,经过明清两朝,回族人口逐渐增多,东关、北窑、马坡、塔湾逐渐成为回民聚居地。

  源远流长的历史,遗留下诸多名胜古迹,如孔子入周问礼碑、老子故居、曹操点兵的九龙台、隋唐含嘉仓、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出生地八孔窑等。如今,厚重的历史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形成独具一格的魅力。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富区,科技兴区”三大战略,科学谋划,真抓实干,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该区连续两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连续3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增幅均居全市第一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瀍河在世纪腾飞的道路上一路欢歌,续写着新的篇章。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数字也许是枯燥的,但往往最有说服力:

  196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597.9万元,财税收入96万元;1985年,工业总产值18129.7万元,财税收入766.5万元;2006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8.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15亿元。

  在这跳跃的数字背后,是几代瀍河人不甘落后、抢抓机遇、大胆创新、苦干实干的精神在熠熠闪光!

  回顾发展历史,总让人在欣喜中伴着沉重。

  建区之初,与其说瀍河是个城市区,毋宁说她是一个大集镇:全区仅有49家公私合营企业和手工业合作社,到处是低矮破旧的民房和坑洼不平的狭窄的道路,所谓的商贸也是百余户小商贩经营杂货铺而已。

  贫穷、落后不是耻辱,而是动力!

  该区发挥优势,做大回族群众擅长的牛羊畜牧业、皮毛加工业,不断壮大民族工商业;扩建道路,设计庭院,规划绿地,不断改善城市环境。

  1985年,全区已拥有大、中、小型工业企业110个,大型商业单位5个,中、小型商业网点258个。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春雷,按照“北工南商”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全区上下强力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富区,科技兴区”三大战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外引内联,自我加压,进入了区域经济的“盛花期”。

  北面,310国道工业走廊已建成海格尔耐火材料、坤达农业机械、王朝石材、洛滨化工、华京铅业等10余家大型工业企业;南面,启明南路、九都东路商贸带初具规模:百年家居建材城投入运营,洛阳名车苑已成为豫西地区最大的名优轿车集散地,还有钢材、家具、古玩等6个大型专业市场笑迎八方宾朋。

  与此同时,一批新上的大型工商业项目也正在建设之中:能够容纳50家以上企业的标准厂房正在兴建;投资5亿元的含嘉仓工业小区,已完成首批厂房建设;投资8000万元的东出口公交、客运站项目等均在筹建之中。

  截至目前,全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已达358家,紫金银辉金属冶炼、海格尔耐火材料等5家民营企业跻身洛阳市民营企业50强。2006年,仅民营企业就完成营业收入63亿元。自2003年起,该区连续3年被洛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单位”、“洛阳市引进市外境内资金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经济腾飞的背后,是区委、区政府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决心和行动,是全区干群并肩奋斗的辛劳和汗水。近年来,该区先后出台了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实施意见、企业事项代理服务制度等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对企业文明执法、阳光收费、无缺位工作日等制度。同时,该区成立了企业投诉办公室、重点项目指挥部等机构,对重点项目实行“县级领导一包到底、主管部门一抓到底、职能部门一帮到底、项目单位一干到底”的工作机制,并由区委常委担任重点项目首席服务官,为企业保驾护航。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如果您第一次来到瀍河,您一定会被她的靓丽所吸引:新街、爽明街、启明路、九都东路,条条道路宽阔平坦;熙春园、铜驼暮雨、东车站广场雅致大气;还有造型各异的园林绿地……

  如果您一直居住在瀍河,您一定会为她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叹:昔日垃圾遍地、不堪入目的河沟,眨眼间已是绿树成荫、碧波荡漾;不久前还是荒芜的土地,转眼已是店铺成排、高楼耸立……

  城区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50年来的辉煌历程,在瀍河的大街小巷、一楼一阁、一砖一石上都得到了有力印证!

  温故而知新,让我们看一看瀍河建区之初的模样:

  “马路不平,路灯不明,晴天满街扬灰,雨天遍地泥泞”。这是道路。

  “土坯房,破窑洞,楼房不高,房间不大,有室无厅,实在憋卡”。这是房屋。

  “一过青年宫,到处黑洞洞”。这是夜景……

  破旧落后的城区面貌,困扰着瀍河人,也激发了瀍河人改天换地的斗志和激情!

  1958年至1962年,该区先后改造了东关大街、民族路、夹马营路等主要干道;

  1978年至1983年,该区累计修筑辖区道路56条,并费时2年,打通了中州东路;

  1985年,全区房屋建筑面积由20世纪60年代的18.4万平方米,发展到175.6万平方米……

  点点滴滴的变化,不仅改变着瀍河的城区面貌,也使瀍河人意气风发、倍感自豪!

  尤其是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城区”为目标,按照“完善设施,扩大空间,加强管理,提高品位”的指导思想,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使城区面貌“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该区先后投资上亿元,对辖区内80余条背街小巷进行了全面改造,铺设管道,安装路灯,栽植树木,彻底改变了背街小巷“路不平、灯不明”的状况;

  该区积极配合市政建设重点工作,先后完成了东车站广场改造,东出口道路打通,新街、爽明街扩修,瀍河治理等系列工程。洛浦公园东延工程年底也将竣工;

  该区投资5000余万元,自行规划修建了熙春园、铜驼暮雨、民俗休闲广场,如今,亭阁错落有致、芳草绿树相间的广场已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该区强力推进旧城改造,先后建成了唐城花园、新天地花园、塔西花园、金元福地、万隆小区、居业美丽家等13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住宅小区;投资50亿元的集住宿、购物、游乐、休闲于一体的恒大城项目即将开工。  

  民族团结其乐融融  

  现年90岁高龄的汉族老人李玉,独自住在梁家街,老伴早年去世,5个儿女均不在身边。1988年,老人大病一场后,走路离不开双拐。

  然而老人并不孤单。多年来,生活上的大小事,回族邻居们都替她操着心。

  年已七十的回族老人孙珍珠住得离李玉老人最近,她也往老人这儿跑得最勤,做浆饭给老人端,面擀得软,菜切得细,让老人吃着顺口;蒸包子给老人送,看着老人趁热吃下去才放心;老人要是有个头疼脑热,她更是忙前忙后,比待自己的亲人还上心。

  还有回族老人海朝珍、马小满,虽然住得离李玉较远,但也没少跑过来看望老人。怕老人解手不方便,海朝珍专门让老伴做了个带孔的高凳子让老人用。

  像这样回汉亲情交融、互帮互助的事儿,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多年来,回汉各族人民居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心与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民族宗教无小事”。这是瀍河人的共识。

  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该区制度了民族宗教政策培训制度,定期对各级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利用基层文化大院等阵地,常年举办民族知识培训班,让党的民族政策、回族风俗习惯等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该区建立组织协调机制,成立民族团结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视程度。

  该区建立不安定因素排查机制,形成上下贯通的信息渠道,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推行“居民信访代理制”。该区以社区、办事处、区直部门为基层代理单位,对辖区居民反映的情况,采取“群众有诉求,干部来代理”的形式,加强信访事件源头控制。2006年,该区实现了无赴京、赴省集访,连赴市集访数量也下降了30%。

  同时,该区注重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支持少数民族群众参政议政,做好清真食品管理工作,让党的民族政策落实在方方面面。“56个民族是一家”。这句朴实无华的话,在瀍河区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和体现。  

  关注民生彰显魅力  

  万事民为先!

  瀍河回族区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从细微之处入手,从基层入手,通过办理惠民实事,奏响全面进步的和谐之音。

  问政于民,把好事办到群众心窝里。每年年初,该区都把群众最盼望解决的问题列为区委、区政府本年度要办的十件实事。几年来,随着条条背街小巷的治理改造、幢幢新教学楼的投入使用等一件件实事的落实,党心、政心、民心高度和谐。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拓宽就业渠道,让困难群众有活干,有饭吃,该区常年开办各类技能培训班,免费传授烹饪、剪裁、维修等实用技术,同时先后出台优惠政策,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打开方便之门。此外,该区购买公益岗位,优先安排“4050”人员;成立帮扶解困中心、党员爱心站,为困难家庭雪中送炭;发放小额无息贷款,让创业者无后顾之忧。3年来,全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3000余人,为困难家庭发放救助金50余万元。

  应保尽保,让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该区在14个社区成立低保服务管理中心,真正做到了不错保,不漏保。仅2006年,该区就累计发放低保金800余万元,让8900余名困难群众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该区完善社区服务,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做到“民需我做,民求我应,民困我帮”,同时开展托老、托幼、家政、家教、维修、医疗等系列服务,使居民就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打造“平安瀍河”,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该区常年开展“十行竞赛、百家创安、万户联防”活动。“十百万”活动的扎实开展,使全区的发案率逐年下降,形成了行行参与、家家参与、人人参与综治工作的良好局面。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瀍河回族区辖一个瀍河回族乡,有3万多农业人口。

  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区发挥市郊村地域优势,突出民族特色,不断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了城乡和谐发展。

  以洛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2006年至今,11个行政村共修建村内道路30余条,新建水冲厕所50余座,清运围城垃圾3万余立方米,335户农民用上了沼气。如今,无论走进哪一个村,道路干净,墙体粉饰一新,令人赏心悦目。

  该区以大棚蔬菜、花卉种植和畜牧养殖业为重点,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区已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花卉苗木、肉牛、奶牛、蛋鸡等养殖基地10余个,从业人员2000余人,形成了村村有特色、户户有项目的喜人局面。同时,该区注重开发特色餐饮,马坡烧烤、夹马营烧鸡兔肉、马杰山牛肉汤、平安糊涂面等,如今已是远近闻名。此外,该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壮大村务经济。旭升村的汽车城,小李村、马坡村的耐火、石材厂,盘龙冢村的休闲山庄,不仅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使村务经济日益繁荣。

  以“农村文化大院”、“基层党校”为阵地,以“六下乡”、“争创文明户”、“评选道德标兵”等活动为载体,该区深入开展了精神文明及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提升村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近3年来,全区向11个行政村的文化大院捐赠各类图书上万册,举办各种培训班上百期,评选道德标兵300余个,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科教文化亮点纷呈  

  欢快轻柔的音乐,优美潇洒的舞姿,悠扬动听的歌声……每天凌晨和夜幕降临,各个广场非常热闹,群众在这里吹拉弹唱,整个广场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衣食足,知荣辱。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迫切。区委、区政府坚持“科教兴瀍”的发展战略,一方面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一方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供条件。

  针对区属小学教学办公条件落后、教学设施破旧的状况,该区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对区属7所学校进行了全面改造。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育评估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多年来,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升学率均为100%。

  该区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文化设施和文艺队伍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以区文化馆为龙头、以各办事处为枢纽、以社区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全区现有文化大院30个,文化活动广场5个,文艺宣传队36支。同时,该区还成立了民族书画院、书法、戏曲、美术、文学协会,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涌现出了许多颇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城乡新景美如画,和谐发展绘宏图。

  谈到未来的发展,中共瀍河回族区委书记马志强说:“目前,我们正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省、市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强力实施‘三大战略’,把瀍河的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新的跨越!”

  区长张文选说:“瀍河回族区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很大。我们将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重点,进一步壮大区域经济,把瀍河建设成经济强区、商贸文化大区,让全区人民更好地享受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是呀!经过50年的风雨洗礼,古老的瀍河焕发出勃勃生机,她正一路欢歌汇入改革发展的滚滚洪流。

  祝福瀍河,愿瀍河的明天更美好!

  (中共瀍河回族区委宣传部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