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走出去”挣了票子开了眼界
推广专业队造林经验
搞好冬季造林工作
环保教育要和
特色文化相结合
跟您说说“十七大”
我市1189人 参加导游资格考试
科技进步将引发盈利模式创新
两市反弹遇阻 再度蓄势整理
新闻网广告
遗失声明
洛阳再添一家 国际旅行社
“俺也想当骨干”
河洛短讯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11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1992年至今,栾川县合峪镇合峪村累计外派渔工和船员300多人次。目前,该村有80多人在国外务工,每年劳务收入200多万元。 合峪村民——
“走出去”挣了票子开了眼界
  地处深山区的栾川县不临江、不靠海,但从1992年至今,该县却向26个国家和地区外派渔工和船员5000多人次,连续10年外派渔工人数居全省第一。近日,我省评出十大劳务知名品牌,“栾川渔工”入选,成为我市唯一入选的劳务品牌。

  近日,记者来到有“船员新村”之称的栾川县合峪镇合峪村,了解了劳务经济给村里带来的喜人变化。

  洛栾快速路从合峪村穿过,道路两旁店铺林立,异常热闹。在村中间,一处规划严整的新村格外引入注目:栋栋小楼排列整齐,楼外一律刷着白色涂料,房顶为红色的斜坡顶,房前围着铁栅栏,一派欧式风格。

  合峪镇副镇长戴海洲介绍:“这里共有40多栋房子,其中29栋都是出国船员买的,因此人们称这里为‘船员新村’。”新村临街的一栋开着一家“君山商场新村连锁超市”。超市的主人穿着西服,名叫王新民,就曾出国当过渔工。

  王新民告诉我们,他是1996出国当的渔工,一共在国外呆了3年,回来时净挣了四五万块钱。村里建起“船员新村”,他就买了这栋房子,把家从偏远的三里桥自然村搬到了镇里,开了超市。另外,他还买了一辆轿车,平时跑运输挣钱。

  “出国务工者不仅挣了钱,还开了眼界,回国后,绝大多数人像王新民一样,开店做生意,寻找新的致富门路。”戴海洲介绍,1992年以来,合峪村累计有300多人次出国做渔工或船员。在他们的带动下,这几年,村里出国做缝纫工、厨师、司机、建筑工的也多了起来。目前,全村有87人在国外务工。按一年纯收入平均3万元左右计算,他们一年就可收入200多万元。

  说话间,街上走来一中年女子,戴海洲赶紧叫住介绍:“她叫郭红琴,去约旦做缝纫工,刚刚回来。”

  我们随郭红琴来到她位于“船员新村”的家,只见屋里屋外拾掇得干干净净,客厅沙发上还披着雅致的沙发布。我们一边翻看她在约旦拍的照片,一边听她介绍:“我是2005年到的约旦,在一家台湾人开的制衣公司里做缝纫工。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加班有加班费。3年下来,净挣了十几万块钱……”

  出去一个人,带动一片人。郭红琴的弟弟如今也在国外做渔工。和郭红琴家一样,合峪村不少家庭是亲戚几个抱团出国务工的。

  戴海洲说,在合峪村出国渔工和其他外派劳务带动下,全镇劳务经济发展迅猛。目前,该镇在国内还有几个劳务基地:一是福建的良子保健基地,务工人数近2000人;二是广东的电子基地,务工人数1100多人;三是北京的建筑基地,务工人数六七百人。如今,全镇能出去的绝大多数都出去了,基本没有富余劳动力。

  本报记者

  张亚武

  通讯员

  黄哲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