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河道换新颜 宽阔又平坦
看,又一侵华铁证!
选购保温杯有学问
别让假发票蒙住了你
新乡杀人 洛阳落网
企盼住户文明养狗
“上海老帽”话“帽”情
新闻网广告
候鸟团聚时 观赏勿靠近
五趟停靠洛阳的列车 暂时停运
夫妻贩假烟
双双被劳教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12 月 13 日 星期    【打印】  
“一五”期间,8名上海制帽工人来洛,挑起发展洛阳制帽业的重担;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们中的一些人仍在做帽子——
“上海老帽”话“帽”情

  老城区敬事街3号院又叫帽厂家属院。走进院里,居民楼上传来一阵缝纫机响声,居民们说,这是蒋师傅、赵师傅在家里做帽子呢!

  “洛阳人的热情留住了我们”

  1956年,市二轻局工作人员到上海,为刚起步的市制帽合作社招贤纳士。上海第九制帽合作社召开动员会,鼓励大家支援洛阳建设。当时正值“一五”建设热潮,工人们踊跃报名,最终,梁义林、魏树乔、周振永等8人被选中。

  那时,他们年龄最大的30多岁,最小的张金山才18岁。初到洛阳很不习惯,一些人有了回上海的想法。然而让他们感到温暖的是,合作社的领导对他们关爱有加,工资按上海标准发放,是本地工人工资的两倍;食堂的师傅按南方人的习惯,给他们蒸米饭;合作社还特意安排他们住在西大街的上海理发店,方便南方人聚会……

  “是洛阳人的热情留住了我们。”回忆往事,这些老制帽工感慨万千。他们放弃了回沪的念头,接来了家属,赵良才还和洛阳姑娘结了婚,8名上海人在洛阳扎下根来。

  一生与帽为伴

  上海制帽工人的“加盟”,使制帽社焕发出活力。梁义林等被分到各个生产小组,担当业务骨干,教其他工人学技术,合作社的许多工人成了他们的徒弟。赵良才师傅自豪地回忆:“光我带的徒弟至少有50个!”

  有了这股“新生力量”,市制帽社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制帽社后更名为市童装制帽厂,每年开产品订货会,总要拿出数百个品种的帽子展览,吸引了省内郑州、新乡等地的同行前来参观。

  退休后,8名上海师傅仍坚持在家里做帽子,有人戏称他们是“上海老帽”。近些年,随着年事增高,多数人已无力再做帽子,其中有两名老师傅先后去世,如今只有蒋余发、赵良才在坚持做帽子。

  为外宾做帽子

  梁义林今年83岁,退休前一直做帽子设计工作,曾经是原轻工业部帽子行业的评委,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帽子评选活动。让他终生难忘的是,他曾经为外宾做过帽子。

  1970年的冬天,澳大利亚一个考察团来洛阳考察,下榻友谊宾馆。不料当晚下起鹅毛大雪,户外异常寒冷。他接到市有关部门的通知,要他立刻赶到友谊宾馆,为外宾量尺寸做帽子。

  虽然一直搞帽子设计,可澳大利亚帽子啥模样,梁义林还真没见过。他顾不上多想,火速赶到宾馆,通过翻译了解到外宾们想要的帽子的样式、材料等。凭借丰富的经验,按照外宾的要求,他亲手赶制帽子。一夜过后,数顶凝聚洛阳人深情厚谊的帽子送到了澳大利亚客人面前,博得了他们的赞扬。

  以帽子结交朋友

  让梁义林惦记的还有一个叫王璋祺的老人。

  一次,洛阳铁路工人王璋祺拿着一顶大檐帽来到帽厂,说是帽子脏了,要翻修一下,梁义林满口答应并作了登记。没过几日,帽子翻修一新,王璋祺非常满意。

  一年后,王璋祺又帮同事来翻修帽子,登记时梁义林直接在票据上写下“王璋祺”三个字。王璋祺看后非常吃惊:“你咋知道我的名字?”“你以前来翻修过一次帽子嘛!”梁义林笑着回答。

  之后,两人成了朋友,王璋祺每次跑车回来,都给梁义林捎些大米、粉条之类的物品,梁义林也经常去王璋祺家串门。直到退休后行动不便,两人才慢慢失去联系。

  梁义林说:“我只知道他原来住在涧西区6号街坊,也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如果他还在的话,老伙计聚一聚那该多好啊!”

  本报记者 李银刚 实习生 孙晓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