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神笔”王铎
“老板键”惹祸
你关机不关机?
传统浆房 千年古寺
国 画
新闻网广告
遗失声明
希拉里的眼泪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1 月 14 日 星期    【打印】  
敦志街·仙果市街——
传统浆房 千年古寺
文/蔡惠岚 图/记者 海 燕
  敦志街的一家浆房
  安国寺后殿
  敦志街从前有个大青石墩子,大官来了,小官跪在墩子上迎接,故名墩子街。解放后改为今名,喻以“为人敦厚,志在千里”。当然那块大青石已不见,什么大官来了都无须人跪接。它北接仙果市街,南通顺城东街,长190米,宽5米。

  我们走在敦志街时已下午3点多,起初街面冷清,不一会儿就热闹起来,你来我往,很多人手上都掂个塑料桶,有的空着,有的装满了乳白色的液体。我是南方人,同路造访的女伴也是外乡人,只是来洛阳的年数早些,她说这壶里的东西就是做浆面条的“浆”。我们顺着人流来到一家浆房。只见大门外横七竖八地停着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三轮车;门洞里曲里拐弯地排着30多个形状不一的塑料桶,真是“浆香不怕巷子深”。

  我们拨开拥挤的买浆人群进到浆房。屋子里光线很暗,摆满了圆圆的大缸,每个缸都有一米多高,里面装满了白色浆液,泡沫张扬地浮在上边,卖浆的女人一瓢一瓢地在舀浆。她告诉我们:浆是绿豆做的,泡过后磨成粉,再发酵,滤出的水就是浆了。她家的浆酸、鲜,附近的居民下午都来排队买。

  从浆房出来往东走,19号门牌的院子是洛阳市一中的家属院,那里原是一座千年古寺——安国寺,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河南府志》和《洛阳县志》记载:安国寺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860年~公元873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该寺在宋、元代都其名不彰,明初洪武(公元1370年左右)时置僧纲司(僧纲司乃官名)于寺内,管辖河南府10个县的僧众。明嘉靖时,安国寺进行了大规模修葺。清初,又叫“钟楼寺”,因寺里报晓的钟楼高耸巍峨而得名。

  我们眼前的两个大殿是清代建筑,后殿很大,上世纪70年代以后是市一中的教师办公室。我们从窗户向里探视,一道道砖墙把大殿分割开来,此殿现定为危房,房屋四周都有“勿靠近”的告示,大殿4个檐角的木料已经朽烂,东墙有些塌陷,真担心一场大风或者暴雨会摧毁它佝偻老迈的身躯。寺里再也没有供奉的香火,没有木鱼和唱经的声音,只有大殿西侧的梧桐树上成群的麻雀在嬉戏。它的鼎盛繁荣湮没在房顶丛生的衰草里。

  前殿现是仓库,在后殿南50米处,经改造作为一中的家属房,外观已看不出原有的模样了。

  从敦志街往北是仙果市街,这条街原名旧府下坡,后因水果摊贩云集于此,1927年改为鲜果市街,解放后演变成今名。它北起西大街,长186米,宽5.5米。

  街里有数家小吃店,一家正在炸各种肉丸、豆腐块,油香肉香在寒风中撩逗着路人的食欲。我们走进一家水席饭馆,先是窄小的庭院,后见两层小楼。饭厅没有豪华的装修,也没有彩灯的点缀,没有着装整齐的服务小姐,厨师可能是家里的大哥,端盘子的也许是自家小妹或嫂子……人们在此用餐,和在家吃饭的感觉没两样。

  仙果市街还有几个卖水果的小贩,水果也还新鲜,笔者尝了个小砂糖橘,甜甜的橘汁淌进肚里,瞬间我找到了当年鲜果市街的“蛛丝马迹”。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