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灾区重建任务重
市民踊跃献爱心
洛阳两支孔子后裔的祖先
原来是亲兄弟
老人办证莫扎堆
每天都能免费办
同一个小区内
20多辆车一夜划伤
走进家园看问题
讣 告
喜看家园新面貌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2 月 20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两支孔子后裔的祖先
原来是亲兄弟
分别叫孔闻和、孔闻乐;洛宁孔子后裔希望与洛龙区的同宗“认亲”
  孔子第七十五代传人孔祥盈展示清光绪年间刊印的《孔子世家支谱》。
孔祥皎讲述家庙旧貌。
孔子家庙屋檐下的木雕。
从断裂的残碑中寻找历史。
窑头村90%的村民为孔姓。
  ●清光绪年间的《孔子世家支谱》显示,孔子第六十二代孙孔闻和“迁居永宁”。洛宁县河底乡窑头村等地共有孔姓村民2000多人

  ●对于洛龙区白马寺镇孔子后裔“不知道有洛宁一支”的说法,洛宁孔子后裔认为,这很正常,不怪人家,说明过去信息不畅

  2月17日,新华网播发消息《失散1200年 一支孔子后裔现身洛宁》称:迄今失散时间最为久远的一支孔子后裔,在《孔子世家谱》第五次大修过程中现身河南。据考证,这支孔子后裔支派失散至少1200年。据《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工作人员介绍,这支失散的孔子后裔支派目前居于河南洛宁县。

  这条消息引起记者的注意。昨日,记者专程赶赴洛宁县,探访这支孔子的后裔。

  清光绪年间的《孔子世家支谱》显示,孔子第六十二代孙孔闻和“迁居永宁”

  在县新闻中心办公室,今年80岁的孔氏第七十五代传人孔祥盈抱着厚厚一大摞资料来见记者,其中一本是用一种类似宣纸、又比一般宣纸还要薄的纸张印制而成的《孔子世家支谱》。

  《支谱》中的《河南河南府永宁县孔氏支谱序》中记载:符公(注:即孔克符)自前唐年间,因避兵,迁洛阳。六十二代闻和公自前明复迁永宁,遂家焉。今人丁蕃(繁)衍……

  《支谱》中关于孔克符的记述是:第三十八代克符,博通经史,游学洛邑,见有至圣先祖西向问礼停车遗迹,亦遂年焉。卒见于府治之东十八里。子二,舆见,舆闻……

  《支谱》记载:第六十一代宏忠,子二,闻和,闻乐。六十二代闻和,迁居永宁,子二……

  关于《支谱》的来历,《支谱》总序中标明:袭封衍圣公孔令贻沐手谨序并题,前五品执事官兼孔府族长孔興璸敬阅,三品首领官兼孔庙举事孔庆堂监订,大清光绪十一年乙酉春谷旦……

  孔祥盈说,这些记载证明,洛宁孔子后裔的祖先是孔子第三十七代孙孔齐参(孔克符的父亲)。后第三十八代孔克符定居洛阳,第六十二代孔闻和迁居永宁(今洛宁)。

  孔祥盈说,现存的这个《支谱》其实是个副本,正本《支谱》是盖有印章的,在“文革”期间遗失了。1986年他们到山东曲阜去续谱时,才得知1937年孔子后代曾编过一次家谱,因战乱没有传到洛宁。他们手中的这个副本已和《孔子世家谱》衔接,证明确系孔子后裔。

  河底乡的窑头等村共有孔姓村民2000多人,窑头村还保存有孔庙、孔碑等实物

  记者来到河底乡窑头等村采访时得知,据2005年统计,包括该乡的窑头、夹沟、王庄、杨树凹和迁居到宜阳县张午乡花山村的孔姓村民在内,洛宁孔子后裔现有2010人。窑头村90%的村民都姓孔。

  窑头村有个不太大的院子,以前却是个让人瞩目的所在:窑头村孔氏家庙。

  今年71岁的孔祥皎说,过去家庙很大:北面三间大殿,东、西各有三间下殿,院墙外还有高5米、长4米的照壁,照壁前有篮球场大小的广场。院里还有七八棵合抱粗的柏树,大得很。

  孔祥皎说,过去的家庙大堂上方,悬挂着蓝底白字的“奉先思孝”牌匾,下有黑色的孔子画像,像是从碑上拓下来的。画像两侧有“万世文人祖,百代帝王师”的木质楹联。家庙是他们这个年龄的很多人从小上学的地方,也是家族的祠堂。过去每年清明节,各村的孔姓子弟都要来这里上坟、祭祖。对不起祖宗的人,要在这里受惩罚。“文革”期间,家庙遭到破坏,现在已破败了。

  在孔子家庙院里的残碑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清嘉庆四年岁己未梅月谷旦”的字样,老人们说:这应该是家庙的建设年代。

  在窑头村,记者随便问起几个年轻人“知不知道是孔子的后代”,他们都笑着回答:“那咋会不知道?”

  而这一事实在洛宁县并不广为人知。河底乡党委书记余三才说,他只知道窑头、夹沟等4个村姓孔的很多,却并不知道他们和孔子的关系。现在,这几个村都是林业村,人均杨树超过100棵,民风很不错,受教育程度也比较高。

  希望和另一支孔子后裔取得联系

  对于《洛阳晚报》昨日刊载的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孔子后裔“不知道有洛宁一支”的事儿,洛宁孔子后裔认为,这很正常,不怪人家,说明过去信息不通畅。从报上刊登的资料可以证实,洛龙区孔子后裔的祖先孔闻乐和洛宁孔子后裔的祖先孔闻和原是亲兄弟,两支后裔一脉相承,不可分离。他们也认孔齐参为三十七代祖先,不矛盾。

  愿不愿和洛龙区孔子后裔坐在一起“认认亲”?他们很爽快地答应记者:“那太好了,一见面什么都说清了!”

  本报记者 郝敏 特约记者 高文治 摄影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