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8个工业项目
获省专项资金支持
加强碑刻书法研究 发掘龙门文化内涵
机遇政策短信集锦
马英九承诺
不支持法理台独
“会考虑”访问大陆
宋楚瑜选后向吴伯雄致意
国亲两党可能合并
新闻人物
国台办发表谈话
为两岸和平发展共同努力
一位矿老板的绿梦
各国重申“一中”政策
期盼两岸展开对话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3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一位矿老板的绿梦
  靠开矿起家的陈连芳多年来一直梦想着拥有一片绿色的林地。这个梦想在他44岁那年成为现实。

  3月15日,记者在宜阳县莲庄乡上涧村的涧河荒滩里见到陈连芳,看着他被晒得黑红的脸庞、磨得满是老茧的双手,怎么也不能和一位身家数百万的老板联系起来。而在河滩地里的乱石间茁壮成长起来的一棵棵杨树,让我们想见他和工人们日夜操劳的艰辛,明白了他黑红肤色、满手老茧的由来。

  2006年初,家住嵩县的陈连芳找矿路过上涧村时,被涧河河道里大片的荒滩所吸引,萌生了在这里植树的念头。为保险起见,他从滩里采集土样送到省林科院,经鉴定符合杨树生长条件。

  陈连芳和上涧村签订了承包2250亩滩地30年的合同,找来70多个工人,从当年农历正月十七开始拉线、挖穴、栽植。为加快进度,陈连芳和工人们在河滩里搭起帐篷,冒着大雪加紧栽植。到4月15日,共栽植树木3万余株。经验收,除个别遭人破坏外,全部成活。

  看着满河滩里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杨树,陈连芳高兴极了,但到6月他却哭了——由于缺乏经验,杨树栽植深度不够,在遭遇干旱时,便一棵棵地“蔫”了。

  40多万元投资就这样成了泡影!陈连芳大哭一场,然后调来3台抽水机,在河滩里打井抽水,没黑没夜地浇水,但仍旧挽救不了杨树的生命:稚嫩的幼树,以每天几千棵的速度死去。

  几天内,2万多棵杨树成了一根根枯树干。

  陈连芳16岁的儿子从嵩县赶来看他,看到爸爸穿着迷彩服,浑身泥巴地在河滩里干活,当时就哭了:“爸!我以为你在这里当老板呢,原来在这里受苦啊!”说完,儿子脱得只剩下条短裤,弯腰到河滩里挖坑种树。

  在2006年冬季至今的补植补栽中,陈连芳吸取了以往的教训:挖穴至1.5米深,回填80厘米厚的黄土,然后再浇水、施肥。而这样的工程量是很大的:在栽过树的地方把沙石挖出来,用拖拉机运土回填,在有限的季节里完成任务,需要挖掘机、拖拉机一天不停地干。陈连芳和20多名工人每天天蒙蒙亮就上工,天黑才能回去休息,中午只能在工地上凑合吃点儿干粮。

  陈连芳在工地上建起几间临时住房供工人们居住,而他连续2年几乎每晚都是在他的“当拖拉机开”的桑塔纳轿车内度过的:被褥放在后备箱里,拿出来放在后座上就能睡。

  从上涧村开始,到莲庄乡涧河村和赵堡乡坡底村,陈连芳的“绿色产业”在快速地扩大。目前,他承包的“四荒”面积已达4570亩,完成栽植3700多亩。在正在栽植树木的涧河村地块,陈连芳的设备和人员以每天1000多棵的速度进行快速“绿化”。在他的带动下,上涧村等村的村民们通过林业育苗增加了收入。

  为自己增加收入,也为大地添绿,这就是陈连芳最真实的想法。

  本报记者 郝敏 特约记者 宋会杰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