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家园问题回头看
出游好时节
踏青莫毁花
“《洛阳日报》让我视野开阔”
广告
大章村:卫生大整治
“冷冬”须虑气候变暖
住一楼,缴不缴电梯维修费?
共赴“经济盛宴”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3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我与洛阳日报同龄
“《洛阳日报》让我视野开阔”
  编者按 今年4月9日,《洛阳日报》创刊60周年。本报发起“找寻《洛阳日报》同龄人”活动,对1948年4月出生的热心读者进行采访,并将邀请读者代表参加纪念大会,共庆六十华诞。今起,本报开辟《我与〈洛阳日报〉同龄》专栏,请同龄读者讲述与本报的不解情缘。

  22日上午,当我们见到李素琴老人时,她正在看当天的《洛阳日报》、《洛阳晚报》。

  “我家20年前就自费订阅《洛阳日报》了,感谢《洛阳日报》让我视野开阔!”李素琴老人庄重地说。

  说着,李素琴老人从柜子里拿出自己的身份证,上面打印的生日是“1948年4月9日”。李素琴老人说,她一般过阴历生日,身份证上的生日是换算成阳历登记的,阴历是三月初一。

  李素琴是原明花洗涤剂公司财务负责人,1998年内退后,到多家企业帮忙做财务工作。

  李素琴说,自己1966年高中毕业,上学时,对《洛阳日报》就很有感情,经常通过学校的阅报栏读报,从中受到很大启发;毕业下乡锻炼时,也经常在大队部里看《洛阳日报》。1970年,洛阳洗衣粉厂开工建设,对外招工,自己被录取到企业工作。1981年,《洛阳日报》复刊后,由于自己在企业财务部门工作,坐办公室,便坚持天天阅读《洛阳日报》,对《洛阳日报》副刊印象颇深。

  李素琴的丈夫也在企业工作,志同道合,俩人从1985年开始自费订阅《洛阳日报》。她说:“当时,《洛阳日报》像现在的《洛阳晚报》,小版面,一家人抢着看。”

  后来,有了《洛阳晚报》,他们就改订《洛阳晚报》,直到现在。

  李素琴说,通过阅读《洛阳日报》、《洛阳晚报》,她获得了大量信息,视野也大大开阔。

  她举例说,当年,儿子高考成绩不如意,上了洛阳大学。她开导孩子:好好学习,把基础打牢了,总会有机会的。后来,孩子毕业去广州学习,抓住机会报考了广州美院的专升本,现在已定居东莞。如果不是当年有超前的想法,一味“死读”,还不知现在成什么样子,儿子也佩服她很有远见。

  最让老人自豪的是,曾经通过《洛阳日报》,帮助邻居家的孩子找到了工作。她说,去年8月,她从《洛阳日报》上看到招收中小学教师的公告,回家正好碰上邻居家姑娘。这个孩子当时大学毕业没有固定工作,就劝她试一试。结果,孩子在犹豫之中参加考试,被一所小学录取。孩子父母感动得拿着礼品去家里表达谢意:“如果不是您提供信息,我们的孩子永远不会有这机会。”

  李素琴老人说,因为内退后一直在私营企业帮忙,她一直保持着每天阅读《洛阳日报》的习惯,“首先看新闻,然后看其他信息、小说连载、生活常识。不夸张地说,报纸教会了我很多为人处世道理、保健锻炼常识等。说实话,如果哪天没有看报纸,我就会觉得少了点啥”。

  现在,李素琴老人和老伴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两个孩子,一个在洛阳,一个在广东,生活十分幸福。

  “我有幸跟《洛阳日报》同一天生日,真心祝愿报纸越办越好,为洛阳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李素琴老人真挚地说。

  本报记者 王继辉/文 邓超/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